哀牢髭蟾
哀牢髭蟾(学名:)为角蟾科髭蟾属的两栖动物,俗名毛胡子,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云南等地,多见于常绿阔叶林下山溪中以及溪面宽而水流平缓。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2200至250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云南景东徐家坝。[2]哀牢髭蟾只有在交配期的雄性下腭才长有角刺,用作防卫,而且皮肤长满皱折,方便在水底呼吸;而雌性则两者皆没有,不能在水底呼吸[3]。
哀牢髭蟾![]() | |
---|---|
科学分类 ![]()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两栖纲 Amphibia |
目: | 无尾目 Anura |
科: | 角蟾科 Megophryidae |
属: | 髭蟾属 Vibrissaphora |
种: | 哀牢髭蟾 V. ailaonica |
二名法 | |
Vibrissaphora ailaonica (Yang, Chen et Ma, 1983)[2] | |
哀牢髭蟾的名称源于哀牢山,原因是牠最初于1980年代在云南的哀牢山发现;不过,其实在邻近的无量山亦有其踪影[3]。在无量山,由于其「昂、昂」的叫声,所以又被称为「昂」。
参考文献
- Datong, Y. & Shunqing, L. .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04. [2010-9-10].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 CCTV1,2009年8月12日凌晨,《走近科学:深山角怪》
![]() |
维基物种上的相关:哀牢髭蟾 |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