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街

和美街台湾日治时期1943年至1945年间存在之行政区,辖属台中州彰化郡,其原为1920年10月成立的和美,自1943年10月升格为和美街。现今为彰化县和美镇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
假名
平文式罗马字

介绍

和美街的农业发达,其米产量为彰化郡第一,亦是台中州第一。在日治后期预计随着新高港完工后,带动和美的交通、轻工业和手工业发展。和美曾在街升格中落选,后来才在1943年升格[1]

行政区划

和美街在十二厅时期隶属台中厅彰化支厅,范围为当时的线东堡嘉犂、新仔、中藔、柑仔井,线西堡和美线、大霞佃、蕃雅沟、七张犂、头前藔、月眉、涂厝厝。1920年10月,上述11街合并为「和美庄」,原街庄改为大字,而和美线改称和美。1943年10月,升格为和美街。

和美街辖域内分为和美大霞田番雅沟七张犁头前寮月眉涂厝厝嘉犁新子中寮柑子井等11个大字

  • 中寮大字下有「中寮」、「竹围子」小字名
  • 涂厝厝大字下有「涂厝厝」、「嘉宝泽」小字名
  • 柑子井大字下有「柑子井」、「竹子脚」小字名
  • 嘉犁大字下有「嘉犁」、「诏安厝」小字名

[2]

交通

台湾糖业铁路:大日本制糖线西线(彰化─和美─线西)

教育

  • 和美公学校(今和美国小
  • 大嘉公学校(今大嘉国小
  • 新子公学校(今新国小
  • 涂厝厝公学校(今培英国小

设施

  • 和美街役场
  • 和美邮便局
  • 中寮邮便局
  • 和美消费市场
  • 和美街家畜市场
  • 大日本制糖彰化制糖所(彰化糖厂
  • 金刀比罗社(新高制糖会社内)
  • 和美长老教会
  • 和美座

[3]

参考来源

  1. 台湾地方自治协会. . 台湾地方行政. 1943-09-10.
  2. 《台湾总督府行政区域便览》
  3. 彰化郡役所. . 1935-08-12.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