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泉市

和泉市日语: Izumi shi */?)是位于大阪府南部(泉北地区)的行政区划。辖区北部为平原,中部为丘陵,南部为和泉山脉;主要市区位于北部的平原区域。

和泉市
日文转写
  日文
  平假名
  罗马字Izumi-shi
信太森葛叶稻荷神社(信太森神社)
和泉市旗帜
市旗
和泉市徽章
市章
和泉市位置图
和泉市在大阪府的位置
和泉市在日本的位置
和泉市
和泉市
和泉市在日本的位置
坐标:34°29′01″N 135°25′25″E
国家 日本
地方近畿地方
都道府县大阪府
接邻行政区堺市西区南区)、岸和田市河内长野市、、高石市泉大津市忠冈町
和歌山县葛城町
政府
  市长辻宏康
(现任任期至:2025年6月19日)
面积
  总计84.99平方公里
人口(2017年11月底)
  总计186,198[1]
  密度2,191人/平方公里
象征
  市树樟树
  市花水仙
时区日本标准时间UTC+9
市编号27219-1
594-8501
市役所地址和泉市府中町二丁目7番5号
电话号码+81-725-41-1551
法人番号6000020272191
网站http://www.city.osaka-izumi.lg.jp/

历史

现在的和泉市辖区在令制国时代属于和泉国和泉郡,位于西北部的主要市区在过去则为和泉国的国府[2],这部分区域在江户时代大部分区域为一桥德川家的领地,另有部分区域为淀藩小泉藩岸和田藩伯太藩的领地,其中伯太藩虽然主要辖区为北方的大鸟郡,但由于藩厅设于此地的伯太村,因此被命名为「伯太藩」,此地也成为伯太藩的政治中心。而东南部区域则主要属于关宿藩吉见藩的领地。

明治维新后,这些区域一度在1871年全数被整并至堺县,但在1881年随着堺县被并入大阪府而成为大阪府的辖区。1889年实施町村制,现在的和泉市范围在当时分属:伯太村国府村乡庄村北池田村南池田村东横山村西横山村南横山村北松尾村南松尾信太村南王子村共12个行政区划;其中位于现在主要市区的伯太村、国府村、乡庄村在1933年合并为和泉町,1956年和泉町与位于现在辖区东南部的行政区划合并成立为和泉市[2],1960年再并入位于北部市区周边的信太村及八坂町(由南王子村改制而成),形成现在和泉市的辖区范围。

变迁表

1889年4月1日 1889年 - 1926年 1926年 - 1944年 1945年 - 1954年 1955年 - 1988年 1989年 - 现在 现在
伯太村 1933年4月1日
和泉町
1956年9月1日
和泉市
和泉市
国府村
乡庄村
北池田村
南池田村
东横山村 1903年5月1日
横山村
西横山村
南横山村
北松尾村
南松尾村
信太村 1960年8月1日
并入和泉市
南王子村 1943年10月7日
八坂町

行政

历任首长

市长任期当选次数
1 横田𥐟治 1956年 - 1967年 3
2 池边恒雄 1967年12月3日 - 1971年12月2日 1
3 藤木秀夫 1971年12月3日 - 1975年12月2日 1
4 池田忠雄 1975年12月3日 - 1995年12月2日 5
5 稻田顺三 1995年12月3日 - 2005年5月6日 3
6 井坂善行 2005年6月19日 - 2009年6月18日 1
7 辻宏康 2009年6月19日 - 现任 4

交通

西日本旅客铁道阪和线由辖区西北侧主要市区旁通过,和泉府中车站为市区最主要的车站;此外配合泉北新市镇所建的泉北高速铁道线也由堺市通往辖区中北部的新市镇区域。但由于两条铁路路线并未通过辖内大部分地区,因此辖内交通主要仰赖南海巴士

铁路

高速道路

观光资源

池上曾根遗迹史迹公园

辖内的池上町地区发掘出池上、曾根遗迹,为弥生时代环濠聚落,挖掘出的面积达60公顷,因此在此设有以此为主题的池上曾根遗迹史迹公园、大阪府立弥生文化博物馆

教育

辖内唯一的高等教育学校为桃山学院大学,成立于1959年,为日本圣公会所成立的私立学校。

姊妹、友好城市

日本

海外

本地出身之名人

参考数据

  1. . 和泉市政府. [2018-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6) (日语).
  2. . 和泉市政府. [2018-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21) (日语).

相关条目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和泉市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