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幽王
周幽王(前796年?—前771年),姬姓,名宫涅,《史记》作宫
周幽王 | |||||
---|---|---|---|---|---|
西周天子 | |||||
![]() 连环画《烽火戏诸侯》中的周幽王画像 | |||||
君主 | |||||
统治 | 前782年-前771年 | ||||
出生 | 前796年? | ||||
逝世 | 前771年 † | ||||
安葬 | 不详 | ||||
配偶 | 正妻:申后、褒姒 | ||||
子嗣 | 宜臼、伯服 | ||||
| |||||
政权 | 西周(周朝) |
生平
幽王二年(前780年),关中发生大地震,地震天灾令到国基不稳,太史伯阳甫认为是周朝灭亡的征兆。
幽王三年,美女褒姒入宫,得到幽王宠爱,不久怀孕,生下一个儿子伯服。于是幽王废其正室申与太子宜臼,改立褒姒为,以其子伯服做太子。史记记载褒姒不爱笑,幽王为博美人一笑,试用许多方法,但不成功,最后用烽火戏诸侯,举烽火将诸侯军队引来,却没有敌军,自己则与褒姒观看他们被愚弄之可笑,褒姒终于笑起来,使幽王喜悦。此后,屡次举烽火,但从此失去诸侯对他的信任,不再理会他举烽火(但此记载真伪存疑)。此外,幽王又任用佞臣虢石父为上卿,祭公敦为司徒,尹球为大夫,导致国人埋怨。此人善于阿谀奉承,又相当势利。再加上他废申与太子的事,让申的父亲申侯很愤怒。
幽王十一年(前771年),申侯串连缯国与西夷犬戎进攻幽王。此时幽王再举烽火求救,已经没有诸侯愿意来救他了。最后幽王在骊山下被杀,褒姒被犬戎俘虏,犬戎“尽取周赂而去”,西周灭亡[1]。另有一说是周幽王废除原太子宜臼,废太子宜臼逃到申国,周幽王派兵攻打申国要求交出废太子,申国拒绝并和周幽王交战,结果幽王战死[2]。
争议
家族
在位年与西历对照表
参考文献
引用
- 学者钱穆在其著作《国史大纲》中指出「史公言幽王宠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举烽,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为之数举烽。及犬戎之,举烽,诸侯救不至,遂杀幽王。此委巷小人之谈。诸侯兵不能见烽同至,至而闻无寇,亦必休兵信宿而去,此有何可笑?举烽传警,乃汉人备匈奴事耳。骊山之役,由幽王举兵讨申,更不需举烽。史公对此番事变,大段不甚了了也。」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系年·第二章》:周幽王取(娶)妻于西申,生坪(平)王,王或(又)取(娶)孚(褒)人之女,是孚(褒)姒,生白(伯)盘。孚(褒)姒辟(嬖)于王,王与白(伯)盘迖(逐)坪(平)王,坪(平)王走西申。幽王起师,回(围)坪(平)王于西申,申人弗畀,曾(缯)人乃降西戎,以攻幽王,幽王及白(伯)盘乃灭,周乃亡。邦君、者(诸)正乃立幽王之弟余臣于虢(携?),是携惠王。立廿(二十)又一年,晋文侯仇乃杀惠(携?)王于虢(携?)。周亡王九年,邦君者(诸)侯焉始不朝于周,晋文侯乃逆坪(平)王于少鄂,立之于京师。三年,乃东徙,止于成周,晋人焉始启于京师,奠(郑)武公亦政(正)东方之者(诸)侯。武公即世,庄公即立(位)。
- . 成都日报. 2012-01-13 [2013-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02).
- 《通鉴外纪·卷三下·周纪一》引《竹书纪年》:幽王死,申侯、鲁侯(应为缯侯)、许文公立平王于申,虢公翰立王子余,二王并立。
来源
- 《史记·周本纪》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