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弘达

吴弘达英语:1937年2月8日—2016年4月26日[1][2][3]),美籍华人[4]人权活动人士,1994年马丁·恩纳尔斯人权捍卫者奖获得者;曾在中国大陆期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押劳改营长达19年。

吴弘达
吴弘达出席华盛顿特区记者会,摄于2011年1月
出生吴弘达
(1937-02-08)1937年2月8日
 中华民国上海市
逝世2016年4月26日(2016岁—04—26)(79岁)
 洪都拉斯
民族汉族
公民权 美国
配偶陈景丽
儿女哈里森·吴

生平

吴弘达出生于上海[1]一个富裕家庭,父亲为一名银行家,母亲则为一名地主。在经历第二次国共内战后的1949年,他们选择留在中国大陆。在中国共产党执政后,他家的处境起了变化,其资产被没收,并需把钢琴变卖。

吴曾于北京地质学院就读,在「百花齐放」时期中,他因为批评当局的做法,而于1956年因言获罪被判入狱,1960年被打成反革命分子并投进劳改营

毛泽东去世后,吴弘达于1979年获释,后移民至美国,先在柏克莱加州大学出任地质学客席教授,及后开始撰写他在中国的遭遇,至1992年离职,并积极投入人权活动。他成立了劳改基金会(Laogai Research Foundation),一个非营利的研究及公众教育机构。

1995年,吴弘达进入中国大陆时被拘留。羁留66日后被驱逐出境。

2002年4月,吴应邀出席香港外国记者协会的研讨会,但被香港入境处拒绝入境;美国国务院美国驻港领事馆一度关注有美国公民被拒入境。

2008年,吴在美国创建了一座劳改博物馆;他说,原本希望在中国也看到相同的成果。

2016年4月26日,吴在洪都拉斯度假时逝世,享年79岁[3][5][6]

争议

2007年,雅虎公司捐助1700万美元,用于资助中国异议人士的家庭。在吴弘达死后,根据公开的财务记录与法庭证词等,这笔钱中,仅有120万美元被用于资助异议人士家庭,其他的1300多万美元被用于吴弘达自己的基金会,用来营运一个网站与博物馆[7]

著作

  • 《中国的古拉格:大陆劳改队及奴工产品真相》(ISBN 9571303836)
  • 《一个人的两个故事》(ISBN 1931550875)
  • 《劳动教养和留场就业》(ISBN 1931550557)
  • 《国策下的国难:中国计划生育政策评析》(ISBN 1931550425)
  • 《共产党的慈善事业:关于中国摘取死囚器官调查报告》(劳改基金会, 2002年, ISBN 1931550093)
  • Troublemaker : one man's crusade against China's cruelty(ISBN 0701165774)
  • Bitter winds : a memoir of my years in China's Gulag(ISBN 0471556459)

参考文献

  1. Roberts, Sam. . The New York Times. 2016年4月28日 [2016-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6) (中文).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简体中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2. Roberts, Sam. . The New York Times. 2016-04-27 [2016-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7) (英语).
  3. 民主斗士吴宏达在洪都拉斯去世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美国之音
  4. 美国政府关注美藉华人吴弘达被香港政府拒绝入境一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自由亚洲电台
  5. . [2016-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8).
  6. . [2016-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8).
  7. 杰安迪. . 纽约时报中文网. 2016-08-15 [2016-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6).

外部链接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