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谏院

司谏院朝鲜王朝的一个国家机构,原称郎舍[1],于太宗元年(1401年)七月正式改名[2],为正三品衙门,职掌谏诤、论驳等事。与司宪府合称台谏,亦称言官、谏官。渊源为宋朝谏院

司宪府,职司论奏,对国家重大情事,如欲影响国王,可两司合议,称「两司合启」,有时会联合弘文馆,称「三司合启」。未达目的,则三司官员阙门进伏,称「合司伏合」[3],而国王亦以听从谏言为人君之德目。台谏久未上言,被视为疏忽职守,甚至有遭处罚者。

燕山君厌恶谏言,遂于燕山君十二年(1506年)四月将司谏院废除[4]。中宗反正后,恢复该官衙。

官职表

官位官衔人数
正三品
大司谏一员
从三品
司谏
一员
正五品
献纳
一员
正六品
正言
二员

注解

  1. 《朝鲜王朝实录.太祖实录》 1卷, 1年(1392 壬申 / 명 홍무(洪武) 25年) 7月 28日(丁未)
    …郞舍掌献纳、谏诤、驳正差除、受发教旨、通进启牋等事…
  2. 《朝鲜王朝实录.太宗实录》2卷, 1年(1401 辛巳 / 명 건문(建文) 3年) 7月 13日(庚子)
    …改郞舍为司谏院…
  3. 《朝鲜王朝实录.燕山日记》17卷, 2年(1496 丙辰 / 명 홍치(弘治) 9年) 8月 22日(丙申)
    … 今殿下即位曾未数载, 台谏合司伏合, 殆无虚月, 于朝廷观视何, 于远近听闻何, 于万世史笔何?…
  4. 《朝鲜王朝实录.燕山日记》 62卷, 12年(1506 丙寅 / 명 정덕(正德) 1年) 4月 27日(丙子)
    ○传曰: “司谏院已革罢, 台谏勿改号。”

参考文献

  • 《经国大典》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