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杰寺

古寺英语:Kurjey Lhakhang),或名 固结寺库寺,又称为 莲师身印寺[注 1],译音为古拉康[注 2]。该寺位于不丹 布姆唐宗 (Bumthang),海拔高度二千六百公尺布姆塘山谷[注 3]里的扎玛多杰洞穴,[2][3]不丹旺楚克王朝第一至第三任国王的安葬地,[4]为不丹中部最重要的佛寺。

古寺
古寺
基本
位置不丹布姆塘宗布姆塘山谷
宗教藏传佛教
建筑详情
建筑风格佛寺
创建者乌颜·旺楚克
地图
27°37′N 90°42′E
外部
video icon 不丹古寺

简介

古寺约创建于八世纪,相传当时有位印度国王Sinda Raja,因他的儿子不幸战死沙场,在伤心极度下以致病危,后来在莲花生大士的救治下痊愈,皈依了佛门,他为了感谢救命之恩,于布姆塘扎玛多杰洞穴为莲师兴建了佛寺莲花生大士在此闭关时,曾在一块石头上留下了他身体背脊的印记,[2]这也是古寺(莲师身印寺)命名的由来。[1][5]

古寺主殿正面

古寺现存的三座佛殿建筑是后来兴建的,建筑群由石砌的小型舍利塔围绕,舍利塔分为白色、红色、绿色三种颜色,寺旁山坡上的大岩石上刻有六色彩绘的六字大明咒,最高层主殿为莲花生大士神殿,里面供有释迦牟尼佛像及一千尊莲花生大士的小圣像。在这三座佛殿中,最早的一座修建于1652年,第二座佛殿于1900年,由不丹旺楚克王朝第一任国王乌颜·旺楚克(1861年-1926年)在担任不丹通萨(Torngsa,通萨省总督)期间兴建,第三座佛殿于1984年,由第三任国王吉格梅·多吉·旺楚克(1929年-1972年)的王后阿禧格桑·却登旺楚(1930-)发心筹建。[6]

古寺侧殿

供奉佛像

注释

  1. 古(Kur)是身体的意思,指莲花生大士的身体,(jey)意为印记,合译为「莲师身印」。
  2. 拉康(Lhakhang)翻译为佛殿或佛寺。
  3. 布姆塘(Lhakhang)译意为观音大士手中的圣水瓶,因布姆塘的地理形状像个大水瓶而得名。[1]

参考来源

  1. 藏传佛教的建筑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香港大专学生社会服务队.
  2. 不丹佛教建筑(中)人间福报.梁国兴.[2017-11-29]
  3. 布姆唐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不丹旅游局.
  4. The Wangchuk Dynasty Genealog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royalark.net. (英文)
  5. 朝圣|莲师在不丹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搜狐网.
  6. 不丹古杰寺(Kurjey Lhakhan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Travellmomo.com.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