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宮城
古宮城(日语:/ Furumiya-jō *)是一座位於日本愛知縣新城市(舊為三河國南設樂郡)的城。續日本100名城之一。
古宮城 | |
---|---|
/ Furumiya-jō | |
古宮城址 | |
类型 | 城郭構造:平山城 |
位置 | 日本愛知縣 |
坐标 | 34°58′20.8″N 137°25′39.2″E |
建成时间 | 元龜2年(1571年) |
廢城時間 | 不明 |
当前用途 | 現存遺跡:土壘、曲輪、橫堀、豎堀 文化財指定:市指定史跡 |
主要維修者 | 不明 |
主要城主 | 不明 |
建造者 | 山縣昌景或馬場信房 |
歷史
在市場村東北有一稱作宮山的獨立丘陵,之前在此丘陵上有個松尾神社,傳聞由米福長者[註 1]建造。戰國時期,在奧平定能臣服於武田氏後,為了監視奧平氏,於是在元龜2年(1571年)由山縣昌景或馬場信房建造古宮城,由甘利昌忠擔任城主。[1]《三河國二葉松》記載古宮城由馬場氏建造,由小幡又兵衛、甘利左右衛門、大熊備前守駐守該城[2]。
天正元年(1573年)因「古宮城之戰」而廢城,松尾神社亦因此廢祀[1]。但根據《御湯殿上日記》記述,天正3年(1575年),德川家康家臣大賀彌四郎和山田重英與武田勝賴私通並意圖謀反,當時勝賴預定由作手筋出陣。此作手筋雖無詳細資訊,但能推測應為古宮城。同年勝賴在長篠之戰敗於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的聯合軍,古宮城也因此消失在武田氏的勢力範圍內。[3]小牧、長久手之戰時,推測德川方為了預防豐臣方的攻擊,有對古宮城進行整備作業[4]。
平成29年(2017年),入選為續日本100名城(150號)[5]。同30年(2018年),被列為新城市指定史跡。
古宮城之戰
元龜3年(1572年),治理作手一帶的奧平定能從武田信玄中拿到本領安堵的書信,但翌年信玄病逝後,定能、定昌兩父子便與德川家康私通。同年,當父子倆打算從居城龜山城離去,移至瀧山城時,武田軍也朝該城撲面而去。而兵力不足的古宮城受到趕來支援的德川軍攻擊,後不敵對方軍力敗退,古宮城亦遭到燒毀。[3]
構造
該城領域東西約200公尺、南北約150公尺,利用相對高度約25公尺的宮山進行繩張。山麓周圍為堀和土壘所包圍,於丘陵中央以南北走向的巨大堀切將丘陵分為兩半,兩個區塊以土橋連結。現在由城郭南側白鳥神社的小路階梯和登城道,並經過兩袖枡形虎口[註 2],則可抵達最高點的主郭。
西側丘陵主要功能為保護位在東側丘陵的主郭部。在山麓處周圍設有橫堀,並在橫堀內設置土壘,以防敵軍能在橫堀內移動;而在西南隅設有枡形虎口,該虎口被認為是古宮城的大手。最高處的曲輪中央偏東側被南北走向的土壘分為兩半,該曲輪除了東側外,其餘三側被橫堀所包圍,再加上東側區域南北兩處設有兩袖枡形虎口,和在該處設有土橋與東側丘陵相連,可推測該區域為丸馬出。[2][3]
東側丘陵由具有居住功能的曲輪群組成,其最高處的平坦地為主郭部。該主郭周圍為土壘包圍,中間被南北走向的土壘分為兩半,與西側區域相比東側區域地勢較高。東側區域推斷為古宮城最主要的地方,該南側應設有櫓台,在櫓台東邊設有通往主郭的枡形虎口。另外,在主郭東北部的斜坡上設有4至5階的帶曲輪群,推測做為士兵的駐紮地、居住地。帶曲輪群的南端被兩側的豎堀和切岸所圍繞,推測該處為幽禁俘虜的場所。[3]
圖片
- 虎口
- 西側丘陵的丸馬出
- 土壘和堀
- 土壘和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