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馬來情緒

反馬來情緒,是指針對馬來人的反感情緒,主要存在於泰國新加坡

泰國

泰國南部,特別是北大年府泰國馬來人的家園,在18世紀泰國攻佔了這個馬來人王國。但泰國政府一般稱他們是泰國穆斯林,不稱他們是馬來人,馬來人的身份認同被泰國阻止。由於這樣的泰化政策,在年輕馬來人中馬來語的流暢程度正在下降。

新加坡

新加坡成為英國殖民地前,曾是一個蓬勃發展的馬來漁村。按照馬來紀年說法,一個蘇門答臘巨港王國的王子叫桑·尼拉·烏達馬在1299年成立了古新加坡。然而,新加坡成為現代化城市卻是當萊佛士爵士在1819年來到英國開始進行管理後,之後中國和印度的移民湧入。新加坡與沙巴砂拉越於1963年9月16日加入馬來西亞聯邦,但於1965年8月9日從馬來西亞分離,成為一個華裔佔多數的多種族共和國。

在20世紀70年代,華語從其他中國方言中提升為官方語言,創建特別輔助計劃學校提供華語教育,而其他學校如伊斯蘭學校則被忽視,這導致一些馬來人感到他們受到歧視。[1]

馬來人的忠誠在新加坡引起辯論,此前前印尼總統哈比比稱,新加坡武裝部隊存在對馬來人的歧視。新加坡政府一直在馬來人忠誠問題上持謹慎態度。現任總理李顯龍提到,馬來人或少數族裔不太可能很快當選為總理(2008年)。

參考

  • Asian Human Rights Commission". Retrieved 17 June 2015.
  1. Barr, M. Michael. The Charade of Metritocrac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October 2006.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