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中心
卡特中心()位于美国格鲁吉亚州亚特兰大,是1982年由前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和前美国第一夫人罗莎琳·卡特创建的非营利性组织,主要致力于改善逾65个国家人民的生活品质。
命名缘由 | 吉米·卡特 |
---|---|
成立时间 | 1982年4月6日[1] |
创始人 | 吉米·卡特 罗莎琳·卡特[1] |
类型 | 非营利组织、非政府组织 (美国国税局) 免税): 501(c)(3)[1] |
纳税人 识别号码 | 58-1454716 |
法律地位 | 501(c)(3)组织 |
地址 | |
服务地区 | 全球75个国家(自1982年起)[2] |
方法 | 大众教育、信息获取、援助分配 |
重要人物 | 吉米·卡特(联合创始人) 罗莎琳·卡特(联合创始人) 玛丽·安·彼得斯大使(已退休,首席执行官)[3] 杰森·卡特(董事会主席) 约旦·瑞安(和平计划副总裁) 唐纳德·霍普金斯(卫生计划副总裁) 菲尔·怀斯 (运营副总裁)[4] |
收入 | 331,881,556 美元 (2016年) ![]() |
捐款 | 322,615,363 美元 (2018年) ![]() |
员工数 | 175人(在十几个国家的外地办事处工作人员)[1] |
目标 | 人权、解决冲突、选举监督、公共卫生、消灭传染病、心理健康 |
口号 | 谋求和平、抗争疾病、创建希望 |
网站 | www.cartercenter.org |
与埃默里大学合作 |
2002年,吉米·卡特因其通过卡特中心“寻找和平解决国际冲突的方案、推进民主和人权、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相关工作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5]。2007年,他撰写了自传《白宫之外:谋求和平、抗争疾病、创建希望》(Beyond the White House: Waging Peace, Fighting Disease, Building Hope),详细记载了卡特中心成立头25年的事情。
协助中国村级选举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批准了村级直接选举,以帮助维护经济改革背景下的社会和政治秩序。1998年,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的邀请,卡特中心启动了一个联合项目,以规范中国村级选举进程,并协助培训选举官员和当选的人大代表。
2002年,卡特中心中国选举项目与中国人民大学比较国际政治经济研究所联合创建《中国选举与治理网》。2011年,卡特中心决定专注于推进美中关系,自2015年起推动非美中(非洲、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合作。
参考文献
- (PDF). Atlanta: The Carter Center. 2010: 2 [2020-07-2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1-12).
- (PDF). Atlanta: The Carter Center. 2010: 80–81 [2020-07-2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1-12).
- The Carter Center. . [2020-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10).
- (PDF). Atlanta: The Carter Center. 2010: 82 [2020-07-2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1-12).
- Norwegian Nobel Committee, 2002 Nobel Peace Prize announcemen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October 11, 2002, accessed December 19, 2008.
- . [2020-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15).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