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布尧
卡布尧(英语: /kɑːbuːˈjɑːw/ 当地发音:[kabuˈjɐw] 官方称呼:City of Cabuyao 菲律宾语: ISO: PH-40; PSGC: 043404000[11])是菲律宾内湖省的一座城市,2010年人口普查时有248,436居民。[10]
Cabuyao | |||
---|---|---|---|
市 | |||
City of Cabuyao | |||
![]() (从顶部从左到右):卡布尧大学、卡布尧市广场、圣波利卡普教堂、菲律宾轻工业和科技园、内湖省马来学院、卡布尧市政厅 | |||
| |||
绰号:The Enterprise City of the Pilippines;[1] Next Wave City;[2][3] The Home of the Legendary Kampanang Ginto;[4][5] Golden Bell City;[6] formerly: The Richest Municipality of the Philippines[7] | |||
格言:One Cabuyao, One Vision (Isang Kabuyaw, Isang Pananaw) | |||
颂歌:Cabuyao Hymn(Imno ng Kabuyaw) | |||
![]() 在内湖省的位置 | |||
![]() ![]() Cabuyao 在菲律宾的位置 | |||
坐标:14°16′30″N 121°07′30″E | |||
国家 | 菲律宾 | ||
政区 | 卡拉巴松 | ||
省 | 内湖省 | ||
地区 | 拉古娜省第二区 | ||
创立于 | 1571年1月16日 | ||
城市资格 | 2012年8月4日 | ||
巴朗圭 | 18 | ||
政府[8] | |||
• 市长 | Isidro L. Hemedes, Jr. (NP) | ||
• 副市长 | Rommel A. Gecolea (NP) | ||
• 市议会 | 成员列表 | ||
面积[9] | |||
• 总计 | 43.30 平方公里(16.72 平方英里) | ||
人口(2010)[10] | |||
• 总计 | 248,436人 | ||
• 密度 | 5,738人/平方公里(14,860人/平方英里) | ||
居民称谓 | Cabuyeños(男) Cabuyeñas(女) | ||
时区 | PST(UTC+8) | ||
邮编 | 4025 | ||
区号 | 49 | ||
等级 | 第一级 | ||
口语 | 他加禄语和英语 | ||
网站 | www |
卡布尧市菲律宾最富有的城市之一,[7] 其居民许多都是从事工业劳动的移民。[12] 雀巢、亚洲啤酒、生力公司、惠氏公司、宝洁公司在卡布尧都有办公处,此外还有着轻工业园和卡布尧大学、内湖省马来学院等教育机构。
卡布尧虽然在16世纪就已存在,但一直只是作为镇存在的。直到菲律宾颁布公共法案第10163号,[13] 卡布尧镇才在2012年8月4日取得城市地位。[14][15][16]
参考文献
- . [2014-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05).
- . [2014-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21).
- . [2014-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5).
- . [2014-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 . [2014-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04).
- . [2014-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2014-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05).
- . Intramuros, Manila, Philippines: Commission on Elections (COMELEC). 11 September 2013 [18 November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22).
- . PSGC Interactive. Makati City, Philippines: National Statistical Coordination Board. [18 November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10月15日).
- (PDF). 2010 Census of Population and Housing. National Statistics Office. [18 November 201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年10月29日).
- . Nscb.gov.ph. [January 25,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14).
- . [2014-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26).
- (PDF). [2014-04-0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11-12).
- . [2014-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25).
- . [2014-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4).
- . [2021-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05).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