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路德维希·冯·贝塔郎非
生平
贝塔郎非生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附近的阿茨格斯多夫,出身自一个有很多学者及法官的不平凡家族。[1]贝塔郎非家族是16世纪匈牙利贵族的后裔。他曾祖父查理·约瑟夫·冯·贝塔郎非(Charles Joseph von Bertalanffy)在奥地利定居,担任奥地利南部的克拉根福(Klagenfurt)剧院院长。他外曾祖父则是维也纳出版商及皇家顾问-约瑟夫·佛格尔。[2].
1926年,贝塔朗非在维也纳大学考获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便在该校任教。1937年前往美国芝加哥大学任教。1948年,转投加拿大渥太华大学担任医疗系任系主任及教授。1954年至1955年,在行为科学高等研究中心作学者。1954年,创建一般系统论研究会并且出版了《行为科学》杂志和《一般系统年鉴》。
研究及贡献
他在20世纪人类智能历史中占了一个重要的地位。他的贡献超越了生物学的范畴,更触及控制论、教育、历史、哲学、精神科、心理学及社会学。推崇贝塔郎非的人士相信一般系统论能够为所有领域提供概念性架构。[1]
1934年,他发表了个体成长模型,阐述了生物学模型并且衍生几个版本。
在简单版本中,成长方程序是在时间(t)以微分方程序长度(L)来表达:
是贝塔郎非的成长率而则是个体终极长度。这个模型早见于1920年由Pütter倡议[3]。
参考文献
- Weckowicz p.2
- Davidson p.49
- Arch. Gesamte Physiol. Mench. Tiere, 180: 298-340
参见
- 人口动态
- 一般系统理论
外部链接
-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ystems Sciences' biography of Ludwig von Bertalanffy
- Bertalanffy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Systems Science BCSSS in Vienna.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