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坳

南坳指的是位于世界第四高峰洛子峰及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间,具有锋利边缘的山坳。强风通常会横扫南坳,因此不会累积大量积雪。自从1950年以来(西藏地区封闭),大多数的珠峰远征从尼泊尔方向的东南山脊及南坳进行攀登,取代了北坳的路径。当登山者借由尼泊尔侧的东南山脊攀登珠峰时,最后一个营地(通常是第四营)会设在南坳。

珠穆朗玛峰区域的手绘草图
珠穆朗玛峰。南坳位于右侧阳光照射的山脊最低处。珠穆朗玛南峰在图中珠穆朗玛峰的右侧,前者的高度略低于后者。
南坳
从南坳看,顶峰是珠穆朗玛南峰
海拔7,906(25,938英尺)
穿过1952年的瑞士登山队
位置 尼泊尔萨加玛塔专区 中国西藏自治区
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坐标27°58′30″N 86°55′55.5″E
南坳在西藏的位置
南坳
南坳

1952年5月12日,由爱德华·怀斯-杜南领导的瑞士登山队首次抵达南坳,抵达者分别是奥伯特()、兰伯特()和弗洛里(),但未能登顶[1]。隔年,威尔弗里德·诺伊斯雪巴人安努鲁()成为首对抵达南坳且成功登顶的登山者。根据该登山队的领队约翰·杭特所述:

下午2点40分,威尔弗里德·诺伊斯与他的同伴安努鲁,此刻正矗立在珠峰约26,000英尺(7,900)处的南坳。他们正凝视着宛如瑞士戏剧般的景象,也正仰望着珠峰自身最后一段的金字塔山顶。对于他们两个而言是伟大的一刻,也分享了他们所见到的景象给我们所有人。他们的存在象征着我们成功克服整个攀登过程中最关键的难题;他们已经达成我们12年来一直努力实现的目标[2]

一旦抵达南坳,登山者就会进入死亡带高山症成为这类高海拔地带的明显威胁并能轻易致命。在南坳,登山者不容易入睡,并且大多数登山者的消化系统运作会明显变慢甚至停顿,这是因为在高海拔状态下,身体会倾向使用体内保存的能量,效率比消化新食物更快。大多数登山者会在此时使用备用氧气,最多只有2至3日的时间进行攻顶;晴朗的天气与低风速成为攻顶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如果天气无法在短短的几天配合良好,登山者就会被迫下撤至基地营,并且很难有机会在一次远征中二度返回南坳。

2005年,法国的迪迪埃·德尔萨勒驾驶一台欧直AS350 B3直升机降落在南坳[3][4]。两天以后,他成功将这架直升机在珠峰峰顶着陆,随后又重复了这一壮举[5]

2019年5月,国家地理学会在珠穆朗玛峰设立了全球最高的气象站,其中一站设在南坳,另一站设在该峰一处称为「阳台」的较高位置,另外也在该峰的多处地点设站。这些气象站高7英尺(2.1、重110英磅(50[6]

参见

参考文献

  1. . George Allen And Unwin Limited. 1953.
  2. John Hunt, The Ascent of Everest, Hodder and Stoughton, 1953, p. 166.
  3. . 腾讯新闻. [2021-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9).
  4. . National Geographic Adventure. 2005-09-01 [2009-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02).
  5. . MountEverest.net. 2005-05-27 [2020-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13).
  6. . Exploration & Adventure. 2019-06-13 [2019-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6).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