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从周
生平
南从周在爱尔兰利默里克的传教学校里呆了一年,期间学习英语。南从周刚来上海时住在徐家汇藏书楼主楼,并且在圣芳济书院担任学监。后来又前往安徽传教。1902年,南从周决定在颖州当地创建天主教教堂。[2]1904年,马相伯向耶稣会提出要派人管理震旦学院,于是耶稣会让身在颍州的南从周返回上海出任震旦学院教务长,他还要在学校里面教授课程。南从周能用中文和震旦的中国学生对话。期间他决定将震旦的学制分为文学、致知、象数、形性四科,并且力推法语教学。不过马相伯和学生主张要英语教学[3],他们认为英语更加实用。两人之间矛盾开始加深。1905年春,对南从周不满的马相伯决定率领一众师生出走并创办复旦公学。1908年,在南从周的要求下,震旦学院校舍从徐家汇天文台迁至卢家湾。同年,耶稣会再次把南从周调到安徽。1911年5月,南从周在赈灾过程中染上斑疹伤寒,最终在怀远附近去世。[1]
参考数据
- . 澎湃新闻. 2023-07-11 [2023-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19) (中文).
- 阜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阜阳市志,黄山书社,1993.07,第423页
- 郑登云编着,中国高等教育史 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04,第201页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