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太后
华阳太后(前296年?—前230年),秦国政治人物,秦始皇嬴政至成年亲政前的七年,嬴政养祖母华阳太后。原为战国时代秦孝文王的继室,后因继子庄襄王即位尊称为华阳太后。与秦惠文王之妾秦宣太后同为出身于楚国王族宗室的芈姓之后(据推测应为宣太后的姪孙女,同母弟弟华阳君芈戎〔又称辛戎〕的孙女。)。庄襄王登基前,世称华阳夫人或华阳。
华阳太后 | |
---|---|
![]() 小说《东周列国志》插画:吕不韦巧计归异人 | |
姓 | 芈 |
名 | 不详 |
封号 | 华阳 |
婚姻名份 | 妾 → 继室 |
坟墓 | 寿陵(与秦孝文王合葬) |
亲属 | |
夫 | 秦孝文王 |
夫之父 | 秦昭襄王 |
夫之母 | 唐太后 |
夫之侧室 | 夏姬 (秦孝文王) |
兄弟 | 阳泉君 |
养子 | 秦庄襄王 |
其他亲属 | 秦宣太后、昌平君、嬴政正妻 |
生平
封号华阳
华阳夫人出身于楚国王族宗亲,下嫁秦昭王次子安国君柱时间不详;秦昭王42年(公元前265年),因秦昭王长子先于两年前病逝魏国芷阳,昭王立安国君为太子,安国君立其为正夫人,封号曰「华阳」[注 1],一时风光无限。
收养异人
卫国商贾吕不韦通过华阳夫人之姊与弟弟阳泉君的牵线,入秦献策。[注 2]吕氏进言夫人无子,安国君百年之后,庶子嬴子傒若立,夫人将无所可托,而安国君有子二十余人,居中有异人(亦作嬴异)者,饶有贤名,因生母夏姬不受宠幸,被送去赵国做人质,由于秦赵交战多年,处境十分艰难,异人对华阳夫人有依附之意,还望华阳夫人愿收继其为嗣。[注 3][注 4]
华阳夫人深以为然,采用吕不韦提议,不日便向安国君刻以「玉符」为凭,约以异人为嗣[注 5]。
秦昭王50年(前257年),秦将王龁围攻赵国首都邯郸,赵国本欲处死质子异人泄愤,幸赖吕不韦重金买通守城官吏助异人逃返秦国[注 6],其妻赵姬与嬴政却仍困于邯郸,处境危殆,侥幸续存[注 7]。
安返秦国的异人在吕不韦的建议下,乃穿楚国服饰拜谒华阳夫人,华阳夫人见状大悦,正式收养为养子,异人又特别改名为子楚[注 8],以迎华阳夫人所好。
王时期
秦昭王56年(前251年),秦昭襄王驾崩,安国君即位,史称秦孝文王,华阳夫人被封为王,立子楚为太子。赵国为表示友好,将滞留赵国九年的赵姬和嬴政送至秦国。[注 9]
根据历史学者李开元说法,赵姬与嬴政因长时间滞留赵国、生死不明,子楚在生母夏姬的安排下,纳韩国王族女子为妾,已有一子成𫊸(亦作盛桥);对于华阳太而言,长孙嬴政才是符合自身的政治利益的王位继承人选,而非成𫊸。[1]:62
秦国外戚集团
嬴政时期外戚集团有三,分别为「楚系」、「韩系」与「赵系」;「楚系」以华阳太、昌平君为代表、「韩系」主干为夏太与成𫊸,吕不韦、嫪毐则属于赵姬的「赵系」人马[1]:60-63;兹举例秦国王廷三派角力,相关历史事件如下:
- 秦王政五年(前242年),王弟成𫊸出使韩国,领有韩国割地百里之功,封长安君。[1]:65-66
- 秦王政七年(前240年),夏太过世[注 14],韩系消弱,朝廷势力丕变[1]:65-69。
- 秦王政八年(前239年),成𫊸(韩系)叛乱,嫪毐(赵姬面首)举兵平叛,嫪毐因功受封长信侯,赵系势力权倾一时,引起楚系势力忌惮。[1]:76-80、87
- 秦王政九年(前238年),嫪毐与赵姬联手在咸阳发动武装政变,讨伐对象应是针对华阳太后及其人马,而并非是向嬴政抢夺王位。[1]:86-89嫪毐之乱最终在吕不韦、昌平君与昌文君领兵之下,平叛告终,赵姬也因此事被迫幽禁于雍。[2]:332
- 秦王政十年(前237年),吕不韦因曾举荐嫪毐而遭牵连免相[2]:332;楚系外戚势力可谓自此独大[1]:94。
后代史书虽然没有纪录留存,但秦王政的婚姻应系由华阳太主持。依照当时贵族间的婚姻惯例,合理推测华阳太倾向安排同为楚国宗室的亲族做孙媳,日本学者藤田胜久主张,这位楚国夫人即是嬴政的王后,也是后来皇长子扶苏的亲生母亲。[1]:218-222
身后事
华阳太过世之后,30岁的嬴政才逐渐摆脱外戚阴影,秦国朝廷的楚系势力陆续遭到秦王贬斥[1]:283-287,最著名代表人物为秦王政21年(公元前226年)被外放至韩国新郑的丞相昌平君[注 15],而秦王政23年(前223年),秦国发动灭楚之战,楚国灭亡[注 16],亦是华阳太过世后发生之事。
原文注释
- 《史记·吕不韦列传第廿五》:「秦昭王四十年,悼太子死。其四十二年,以其次子安国君为太子。安国君有子二十余人。安国君有所甚爱姬,立以为正夫人,号曰华阳夫人。」-北京:中华书局(2008:2505)
- 《史记·吕不韦列传第廿五》:吕不韦乃以五百金与子楚,为进用,结宾客;而复以五百金买奇物玩好,自奉而西游秦,求见华阳夫人姊,而皆以其物献华阳夫人。-北京:中华书局(2008:2507)
- 《战国策·秦策》:不韦曰:「王年高矣,王后无子,子傒有承国之业,士仓又辅之。王一日山陵崩,子傒立,士仓用事,王后之门,必生蓬蒿。子异人贤材也,弃于在赵,无母于内,引领西望,而愿一得归。王后诚请而立之,是子异人无国而有国,王后无子而有子也。」
- 《史记·吕不韦列传第廿五》:不韦因使其姊说夫人曰:「吾闻之,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今夫人事太子,甚爱而无子,不以此时蚤自结于诸子中贤孝者,举立以为适而子之,夫在则重尊,夫百岁之后,所子者为王,终不失势,此所谓一言而万世之利也。不以繁华时树本,即色衰爱弛后,虽欲开一语,尚可得乎?今子楚贤,而自知中男也,次不得为适,其母又不得幸,自附夫人,夫人诚以此时拔以为适,夫人则竟世有宠于秦矣。」-北京:中华书局(2008:2507-2508)
- 《史记·吕不韦列传第廿五》:华阳夫人以为然,承太子闲,从容言子楚质于赵者绝贤,来往者皆称誉之。乃因涕泣曰:「妾幸得充后宫,不幸无子,愿得子楚立以为适嗣,以托妾身。」安国君许之,乃与夫人刻玉符,约以为适嗣。-北京:中华书局(2008:2508)
- 《史记·吕不韦列传第廿五》:秦昭王五十年,使王𬺈围邯郸,急,赵欲杀子楚。子楚与吕不韦谋,行金六百斤予守者吏,得脱,亡赴秦军,遂以得归。-北京:中华书局(2008:2509)
- 《史记·吕不韦列传第廿五》:赵欲杀子楚妻子,子楚夫人赵豪家女也,得匿,以故母子竟得活。-北京:中华书局(2008:2509)
- 《战国策·秦策》:异人至,不韦使楚服而见。王后悦其状,高其知,曰:「吾楚人也。」而自子之,乃变其名曰楚。
- 《史记·吕不韦列传第廿五》:秦昭王五十六年,薨,太子安国君立为王,华阳夫人为王后,子楚为太子。赵亦奉子楚夫人及子政归秦。-北京:中华书局(2008:2509)
- 《史记·吕不韦列传第廿五》:秦王立一年,薨,谥为孝文王。太子子楚代立,是为庄襄王。庄襄王所母华阳后为华阳太后,真母夏姬尊以为夏太后。-北京:中华书局(2008:2509)
- 《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年十三岁,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北京:中华书局(2008:223)
- 《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十七年,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尽纳其地,以其地为郡,命曰颍川。地动。华阳太后卒。民大饥。-北京:中华书局(2008:232)
- 《史记·吕不韦列传第廿五》:始皇七年,庄襄王母夏太后薨。孝文王后曰华阳太后,与孝文王会葬寿陵。-北京:中华书局(2008:2511)
- 《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七年,彗星先出东方,见北方,五月见西方。将军骜死。以攻龙、孤、庆都,还兵攻汲。彗星复见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北京:中华书局(2008:224)
- 《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二十一年,王贲攻(蓟)[荆]。乃益发卒诣王翦军,遂破燕太子军,取燕蓟城,得太子丹之首。燕王东收辽东而王之。王翦谢病老归。新郑反。昌平君徙于郢。大雨雪,深二尺五寸。-北京:中华书局(2008:233)
- 《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二十三年,秦王复召王翦,彊起之,使将击荆。取陈以南至平舆,虏荆王。秦王游至郢陈。荆将项燕立昌平君为荆王,反秦于淮南。二十四年,王翦、蒙武攻荆,破荆军,昌平君死,项燕遂自杀。-北京:中华书局(2008: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