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门郡

北门郡台湾日治时期的行政区划。1920年合并台南厅的「北门屿支厅」与「萧垅支厅」为北门郡,该郡隶属台南州

北门郡管内图

北门郡管辖佳里街西港庄七股庄将军庄北门庄学甲庄。辖域即今台南市佳里区学甲区西港区七股区将军区北门区等地。郡役所设于佳里街,所址为今中山路与进学路口的黄东公园大饭店。

郡名由来

郡治为佳里街,但以北门为名。这种模式可能与同州东石郡台中州大甲郡一样,系佳里、北门两街庄当时因实力伯仲,总督府决定郡役所位于佳里之后,考量「民心融和」,故另取北门作为郡名,又佳里之名1920年当时才订名,不若北门历史悠久。

统计

1942年本籍国籍别常住户口[1]
街庄名 面积
(km²)
人口 (人) 人口密度
(人/km²)
本籍 外籍
台湾 内地 朝鲜 中国 其他外国
佳里街 39.0291 28,174 778 1 45 0 28,998 743
西港庄 33.7666 14,590 87 0 1 0 14,678 435
七股庄 97.7293 22,945 157 0 1 0 23,103 236
将军庄 41.9796 23,900 73 0 0 0 23,973 571
北门庄 44.1003 16,274 167 0 1 0 16,442 373
学甲庄 53.9050 24,858 132 1 19 0 25,010 464
北门郡 310.5099 130,741 1,394 2 67 0 132,204 426

后续发展

1945年3月重庆国民政府通过之台湾接管计划纲要地方政制中,将北门郡改称为北门县,为该地方政制的30个之一,县治设于佳里(今台南市佳里区)。

1945年10月,因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认为该政制不符实际,因此「台湾接管计划地方政制」并未实施,仅将州厅-郡-街、庄各级行政区改称县-区-镇、乡,北门郡改称北门区

1950年北门区废止,所辖乡镇直接隶属台南县管辖,但地方、官方(如台南县政府网站)仍习以北门区称呼该区域,县议员选举时也曾按照此区域划分选区。

神社

北门神社昭和11年7月15日镇座,原为无格社,昭和19年9月29日列格为乡社,祭神为天照大神开拓三神北白川宫能久亲王,例祭日为每年的10月27日。神社原址为今佳里公园。民国63年,佳里镇公所依因台日断交后而中华民国内政部制定的《清除台湾日据时代表现日本帝国主义优越感之统治纪念遗迹要点》,将北门神社拆除。今尚存原参道土丘,临近的北门高中则为神社外苑,六顺、六安街口附近留有部份石灯笼残件。

佳里公园土丘与参道

警政

以下所列数据来自1944年台湾总督府编着的《警察官署别 台湾总督府行政区域便览》[2]

  • 北门郡警察课
派出所名派出所辖区
直辖佳里街佳里
佳里兴派出所佳里街佳里兴、溪州
子良庙派出所佳里街子良庙、新宅
下营派出所佳里街下营、番子寮
塭子内派出所佳里街塭子内
西港派出所西港庄西港、中州、南海埔、八分(部分)
后营派出所西港庄后营、八分(部分)、下宅子、檨子林
刘厝派出所西港庄刘厝、大塭寮
后港派出所七股庄后港、顶山子、笃加、城子内
七十二分派出所七股庄七十二分、树子脚、竹子港、三股子、十分塭
七股派出所七股庄七股、大寮、下山子寮
将军派出所将军庄将军、角带围、山子脚、口寮(部分)
沤汪派出所将军庄沤汪(东甲、中甲、西甲、北甲)
青昆身派出所将军庄口寮(部分)
苓子寮派出所将军庄苓子寮、巷口(巷口、北埔)
学甲派出所学甲庄学甲(部分)
中洲派出所学甲庄中洲
宅子港派出所学甲庄宅子港、学甲寮
顶溪洲派出所学甲庄溪洲子寮、学甲(部分)
北门派出所北门庄北门、蚵寮(部分)
王爷港派出所北门庄蚵寮(部分)、渡子头
溪底寮派出所北门庄溪底寮(二重港、三寮湾)

设施

会社

名所旧迹

参考文献与网站

  1. 台湾总督官房企画部编. . 台北: 台湾总督官房企画部. 1943.
  2. 台湾总督府. . 1944-06-01: 72-74页.
  3. . 北门郡役所. 193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7).

相关条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