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模型

动物模型是活的非人类动物,在调查与研究人类疾病期间使用,以达成更好地理解疾病,并避免对真人造成损害的附加风险的目的。动物的选择,通常满足生物分类所确定的对人类等价性,因而其对疾病的反应或治疗方法与人类的生理需要相似。许多用于人类疾病治疗或治愈的药物,都使用了动物模型[1][2]。在发育过程的学习和研究中代表具体的生物分类群的动物模型,也称为“模式生物[2]

准备适当的测验动物: 『选择适合动物的实验』意思即为替实验『准备适当的测验动物』(Preparation of Appropriate Animal for Testing),有适当的动物模式才能得到较真实及具可信度的实验与研究结果。因此在正式实验之前,能做先前实验(pretest)确定何者为适当的测验动物就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准备适当的测验动物』(Preparation of Appropriate Animal for Testing)的实验,必定要以实验所针对的主要问题实际去作先前测试实验(pretest),如此方可仿真正式实验实际情况。也就是说『准备适当的测验动物』,是以动物实际进行实验,只是用的动物数量比正式实验动物来的少量,另外实验时间也可以缩短。[3]

参考资料

  1. Chakraborty C, H. C.; Hsu, C. H.; Wen, Z. H.; Lin, C. S.; Agoramoorthy, G. . Current Drug Metabolism. Feb 2009, 10 (2): 116–124. ISSN 1389-2002. PMID 19275547. doi:10.2174/138920009787522197.
  2. Kari, G.; Rodeck, U.; Dicker, A. P. . Clinical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 July 2007, 82 (1): 70–80. ISSN 0009-9236. PMID 17495877. doi:10.1038/sj.clpt.6100223.
  3. 实验动物管理与使用指南编辑委员会. 第三版扩充版. 台北市: 农业委员会. 2010年10月. ISBN 957-30437-2-6.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