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铄
生平
元嘉十六年八月庚子(439年9月2日),封南平王,食邑二千户。元嘉十七年十二月戊辰(441年1月22日),任都督湘州诸军事、冠军将军、湘州刺史,但不至镇,领石头戍事。元嘉二十二年正月壬辰(445年1月25日),改任使持节、都督南豫豫司雍秦并六州诸军事、南豫州刺史。不久,因应将南豫州并入豫州,让其改任豫州刺史,领安蛮校尉。元嘉二十七年二月辛丑(450年3月9日),进号平西将军,其年宋军北伐,刘铄也命中兵参军胡盛之等出兵,并一度兵临虎牢,荥阳人民都相继起义;刘铄再命安蛮司马刘康祖领兵支持。不过,当时魏将拓跋仁自洛阳南攻刘铄所驻的寿阳,接连攻下悬瓠及项城,直逼寿阳,刘康祖军于寿阳数十里外的尉武与拓跋仁军作战但战败,于是进袭寿阳,焚掠马头及钟离二县,刘铄亦只得婴城固守,不久拓跋仁才离开与太武帝会合。元嘉三十年正月癸巳(453年2月13日),入朝任散骑常侍、抚军将军、领军将军,领兵戍石头。
元嘉三十年二月,刘劭弑父篡位,授中军将军。不久,刘骏起兵,刘劭在建康屯兵,命刘铄抚劳军队,又命刘铄为使持节、都督南兖徐兖青冀幽六州诸军事、征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兖州刺史。不久柳元景攻至新亭,刘劭率军抵抗,带着刘铄出战,却为元景所败,刘铄随刘劭还宫。其时江夏王刘义恭只身投奔刘骏,刘劭改让刘铄驻守东府,命心腹提防他,不久再进授铄侍中、骠骑将军、录尚书事。不久,刘骏军攻入宫中,刘濬带着刘铄及数十随从出逃,但遇上刘义恭,遂双双投降,刘濬被杀但刘铄却被迎入刘骏营中。五月戊戌(453年6月18日),刘铄更获已为帝的刘骏授司空。可是,由于刘铄一直不是刘骏的人,更曾为刘劭任用,直至最后才归降,于是被刘骏猜忌。七月己巳(9月17日),刘铄被刘骏毒杀,得年二十三岁,谥曰穆,追赠侍中、司徒。长子刘敬猷承袭王位。
参考文献
政府职务 | ||
---|---|---|
前任: 刘义宣 |
刘宋司空 453年 |
空缺 下一位持有相同头衔者: 刘诞 |
- 《宋书·元凶传》:乌羊者,南平王铄;法师,世祖世子小名也。
- 《宋书》卷15:元嘉二十九年,南平王铄所生母吴淑仪薨。依礼无服,麻衣练冠,既葬而除。有司奏:「古者与尊者为体,不得服其私亲。而比世诸侯咸用士礼,五服之内,悉皆成服,于其所生,反不得遂。」于是皇子皆申母服。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