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湜

刘湜1460年—1511年),字清臣,河南太康县人。明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

刘湜

大明奉训大夫南京户部员外郎
籍贯 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太康县
字号 字清臣
出生 天顺三年十二月十一日(1460年)
逝世 正德六年(1511年)三月初四日
出身
  • 弘治二年己酉科河南乡试第三名举人
  • 弘治十二年己未科同进士出身

生平

刘湜自幼有神童之誉,十岁即补太康县学增广生员。弘治二年(1489年),中式己酉科河南乡试第三名举人。此后丁忧。服阙,中式弘治十二年(1499年)己未科三甲进士。授陕西泾阳县知县。丁母忧去职。

正德元年(1506年)服阙,补顺天府固安县知县。后调任南京户部山东司主事。[1][2]

著作

有《长白山人稿》草书存于家。

注释

  1. 康熙《固安县志·卷之四》页三:刘湜,河南太康县进士,正德元年任。升南京主事。
  2. 明嘉靖刻本《太康县志·文集卷之七》:故南京户部员外郎奉训大夫刘清臣墓志铭(刘漙 清臣兄义官):清臣名湜,河南太康人,前知县致仕教谕之孙,奉政大夫肃府左长史第五子也。生而神异,甫五岁,巡按陕西监察御史沧州张公海见而异之,乃赠《神童歌》,有「口谓唐诗数百篇,序文辞赋如涌泉」之句。未几,先君致政还家。时曹南都宪王公珣为太康令,欲举送翰林院,既而河南提学宪副刘公昌、开封尹周公斌考试背诵四书如悬河,二公大喜,即补本学增广生员,时年一十岁。至十四岁,提学宪副天台陈公选试三塲,补廪员。清臣天性孝友,奉养嫡母,情逾所生。酷爱兄弟,虽司马公之扵伯康不甚远也。娶王氏大司徒曾孙女,卒。継王氏少司徒犹孙女也。生子一人曰庭兰早卒,女一人适邑名家子师肇先。弘治己酉,清臣以耳濡目染,壁经家学,中河南鄊试第三名。接父母丧。服阕,登已未科伦文叙榜中进士,钦授陕西泾阳县尹。未三载,政通人和,六事修举。□值邉患, 运粮𫇴甚急四万余。清臣设奇,一时输至。榆林人惊曰:刘公何其神也!兵部侍郎李公遂嘉奏其畧曰:「依期而至,刻期而完,正济大军食用,似等勤能」云云。除具礼物旌异外,仍照军功加赐白金文绮。廵抚都御史周公季麟、廵按御史杨公考核,各曰廉勤。公谨异政卓然,简在帝心。三年考绩未至,丁毋忧。服阕,复顺天尹固安知县。一年,科道缺员,行取到部,上嘉其贤能锡之𠡠命曰:「天赋英资,家传经术。早登家第,旋领邑符。治剧剸繁,才既优于。集爱民守已,心尤切扵奉公,荐剡交腾,贤能愈着。冝申恩典,以示褒荣。」于是诰赠父奉政大夫母赠冝人,清臣进封文林郎,妻皆封孺人。诰𠡠辉煌光腾梓里。钦授南京户部山东司主事。又明年四月初六日,钦升本部广东司员外郎。先一月不禄矣。呜呼!□□清臣,颕悟绝人。日诵千言,终身不忘。□□□□,□思风生。有《长白山人稿》草书存于家。生天顺己卯十二月十一日,卒正德六年三月初四日,享年五十有三。士林间讣,莫不挥涙,痛惜其才,而天夺之速也。吾弟以趋庭之学光明俊伟施诸政事□□琅琅抱负,虽大而未见扵大施设也。悲夫!正德八年三月三日塟于先茔之次,铭曰:刘处太康,簪缨世系。天性聦明,允克孝悌。壁经家学,进士登第。两宰太邑,号称至治。凤诰龙章,褒封先世。主事期年,员外即逮。豊才啬寿,后嗣徃継。抆涙痛膺,作铭是瘗。

参考数据

  •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郑善述、潘昌,《固安县志》,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刻本。
  • 《太康县志》十卷,明嘉靖刻本。
官衔
前任:
张鉴
顺天府固安县知县
正德元年(1506年)上任
继任:
张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