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掠翼
与后掠翼相反,前掠翼这种机翼的外形特点是,其前缘和后缘均向前掠,即掠角为钝角。德国容克斯公司即首飞一种名为Ju-287的前掠翼四发喷气轰炸机。这架飞机使用了前掠角为15°的机翼。俄罗斯的苏-47战斗机为前掠翼飞机的典型代表。
前掠翼飞行器相比于传统后掠翼飞机具有结构、机动、以及可控度上几方面的优势,如更高的缠斗操控能力和更高的升阻比,但重大的缺點在於翼尖和翼根在高速高機動下承受的巨大應力,材料強度要求高,且翼尖振颤至今沒有妥善解決法,也導致至今沒有量產型飛機用前掠翼只停留在試驗機。
飛機
實際的前掠翼飛機有:
- 中華民國抗戰時期(1944年)“研驅一式”机(XP-1)驗證機
- HFB-320商業噴射機
- X-29:格鲁曼开发的验证机
- LET L-13 Blaník
- Cessna NGP:賽斯納單引擎原型機
- Su-47金雕式戰鬥機,俄罗斯的五代实验战机
- KB SAT SR-10:俄羅斯新型輕型雙座教練機
- ju287
- ef131
参看
- 后掠翼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