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知几
生平
永隆年间(680年—681年)以弱冠举进士,官至左散骑常侍。他历任著作佐郎、中书舍人、著作郎,又撰起居注,兼修国史二十余年。期间深感宰相大臣监修,多所干预,不能秉笔直书其言。
景龙二年(708年)辞去史职,从事私人修史工作。刘知几一生从事史书编辑工作,着有《刘氏家乘》十五卷、《刘氏谱考》三卷、《史通》二十卷、《睿宗实录》十卷、《刘子玄集》三十卷;合著有《三教珠英》一千三百一十三卷、《姓族系录》二百卷、《唐书》八十卷、《高宗实录》二十卷、《中宗实录》二十卷、《则天皇后实录》三十卷。仅有《史通》传世,对中国唐朝以前的史籍作了全面的分析和批评,是中国第一部史学理论专着。他在史通中提出史家须有三长:史才、史学、史识;对着史强调直笔,提倡“不掩恶、不属善”、“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的态度。
开元九年(721年),六十岁的他时因营救长子刘贶犯罪流配一事而被唐玄宗贬为安州都督府别驾,不久便去世,享年六十一岁。有六子:刘贶(子刘滋、孙刘敦儒)、刘𫗧、刘汇(子刘赞)、刘秩、刘迅、刘迥。有一女刘氏(714年—771年三月)嫁李神通玄孙洺州清漳县尉李衡。
参考文献
- 《唐会要·卷三十六》:长安四年,凤阁舍人刘知几。撰《刘氏》三卷,推汉氏为陆终苗裔,非尧之后。彭城丛亭里诸刘,出自宣帝子楚孝王嚣曾孙司徒居巢侯般之后,不承楚元王交。皆按据明白前代所误,虽为流俗所讥,学者服其该博。
- 《新唐书·卷一百三十二·列传第五十七》:子玄内负有所未尽,乃委国史于吴兢,别撰《刘氏家史》及《谱考》。上推汉为陆终苗裔,非尧后;彭城丛亭里诸刘,出楚孝王嚣曾孙居巢侯般,不承元王。按据明审,议者高其博。
参考书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