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特·米列

凱特·米列英語:1934年9月14日—2017年9月6日),是美国女性主义運动家。她是“第二波女性主义”的代表性人物,以《性/別政治》(1970) 闻名。費瑟斯通将“堕胎合法化、两性间更大的职业平等以及性自由”等前所未聞的成就归功于米列的努力。

凱特·米列
原文名
本名Katherine Murray Millett
出生(1934-09-14)1934年9月14日
 美國明尼苏达州圣保罗
逝世2017年9月6日(2017歲—09—06)(82歲)
 法國巴黎
知名作品《性/別政治》(1970)
主要领域
女性主義
著名思想
父權理論

女性主义運動、人权運動和平運動民权運動反精神病汙名化是米列的形容詞。她的作品表現出她的基进主义想法,例如妇女权利和心理健康改革,而一些回憶錄作品,探索了自己性取向、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 1960年代至1970年代間,米列在早稻田大学布林莫尔学院巴纳德学院加州大学伯克萊分校任教。她的晚期作品是《酷刑的政治》(1994),指在反對在多国實施的酷刑,以及《媽媽米列》(2001),探索她自身与母亲关系。 2011年至2013年,她获得浪達同志文學獎小野洋子勇气奖,入选美國国家女性名人堂

1970年,米列以女同性恋的身分[1]出柜。1970年底,她承認自己是双性恋。[2][3] 她嫁给了雕塑家吉村文雄(1965年至1985年)。後來改與凯尔()結婚。

生平 

从左上角顺时针:

早年生活和教育

1934年9月14日,凱特·米列生于明尼苏达州圣保罗。父親是詹姆士(James Albert) ;母親是海倫(Helen (née Feely) Millett)。自幼,米列便害怕工程师父亲打她。 [4] 當米列14歲時,她酗酒的父親離家出走,米列一家飽受贫困。[5][6] 母亲是一名教师[6]和保险推销员。[7] 米列有两个姐妹,莎莉(Sally)和玛洛里(Mallory);其中一位姊妹是其導演影片《三個女人》的主角。[6][8][9] 她也是爱尔兰天主教徒,童年时期一直就讀於圣保罗的教区学校[4][5]

1956年,明尼苏达大学,米列以优异成绩毕业,取得英国文学的學位[4][6][10]; 她是姐妹會成员。 [11]1958年,在親戚資助下,米列自牛津大学圣希尔达学院畢業。[4][11] 她是第一位在圣希尔达學院取得一等荣誉学位的美国女性。[12] 在大约10年的教育家和艺术家生涯后,1958年,米列進入哥伦比亚大学,修讀英语和比较文学。這段期间,她在巴纳德學院教授英语。[4][6] 在巴納德學院,她參與了学生運動、妇女解放運動和堕胎改革運動。1969年9月,米列完成论文,并于1970 年3月,取得博士学位。[6]

藝術家與教師生涯

牛津大学毕业后,米列在北卡罗来纳大学教授英语[6][13],但她中途便离開。 [6]

她在纽约市担任幼儿园老师。1959年至1961年間,学习雕刻和绘画。此後,她前往日本学习雕塑。在日本,米列邂逅了雕塑家吉村文雄。 [4][11]在东京南画廊,米列举办第一次的展览。 [6] 她也在早稻田大学教授英语。1963年,她离开日本,搬到纽约的下东区[14]

1964年,米列开始在巴纳德学院[11]教授英语,并展出她的艺术作品。她是當時想要实现女性教育现代化的激进年轻教育工作者之一;米列希望为當時的女性提供“了解她们在父权社会中的地位所必需的关键工具”。 [14] 她的基进政治想法、在Token Learning 中攻擊巴納德學院及学院的预算削减,导致[15]她于1968年12月23日被解雇。 [6]她的作品在格林威治村的贾德森画廊(Judson Gallery)展出。 [11]1960年代,米列对和平運動[4]民权运动产生了兴趣,加入了种族平等大会(CORE),参與抗议活动。 [4] [11]

1971 年,米列在布林莫尔学院教授社会学[6] 同年,她开始在纽约波啟浦夕附近购置房产,用作女性艺术村 [12][16]。1973年,她成為加州大学伯克萊分校的教育家。 [17]

1991年,英国讨论节目After Dark,奥利弗·里德

1980 年代到2010 年代

1980 年,雖然米列是雙性戀,但米列仍受邀參加洛杉矶美国女同艺术展[2][3][18] 米列同時还是女性主義雜誌On the Issues[19]撰稿人,持續写作至2000年代初。她在《酷刑的政治》 (1994) 中讨论了国家容許的酷刑,引起人们对许多国家使用酷刑的关注。 [4]

米列捲入在英國電視節目After Dark的爭議事件。节目中,喝醉的奥利弗·里德试图強吻米列,米列将他推开。但据报道,后来米烈要求节目提供录像带以娛樂她的朋友。 [20]整个节目中,里德使用了許多性别歧视的语言。 [21]

米列还参与了监狱改革和反酷刑运动。记者莫琳·弗里利谈到米列晚年对基进主义的看法时写道:「成为自由業的最大好处是,她可以随心所欲地说出自己想說的话,因为‘没有人會在任何議題上給我張椅子。我太老了、卑鄙又烦躁。一切都取决于你多愛争论。 』」[9]

2012年,藝術村成为非营利组织,改名为米列艺术中心。 [12]

2017年,在妻子凯尔看顧下,因心臟麻痺,米列與巴黎逝世,享年82歲。[22]

基進女性主義

米列是1960、1970 年代[6]第二波女性主义的代表人物。 [23] 她和茜德尼·阿爾伯特阿爾瑪·盧松Phyllis Birkby、 和Artemis March都是 CR One 的成员。該組織是第一个提高女同性恋意识的团体。 [2] [3] [24]

1966 年,米列成为全美婦女組織[12]的委员会成员,随后加入了纽约基进女性[11]基進女同性恋组织等基進女性主義组织。 [14]

1970年美國女性主義詩人摩根編輯的选集《婦女組織是有力的:美國婦女解放運動文選》()收錄米列的〈性/別政治〉。 [25]

在1970年的《性/別政治》 大获成功后,米列一躍成为女性主义运动的代言人。然而,她在1974年的《飛行》(Flying)談及組織內的矛盾。 [6]

米列是最早闡述父权理論的作家之一,將父權刻劃为現代社会对女性的壓迫。[26] 传记作家盖尔(Gayle Graham Yates) 評論:“米列阐述了父权制理论,并将女性的性别和压迫概念化,成为套術語,用以性別角色革命,及彻底改变个人與家庭的生活方式。”相較之下,贝蒂·傅瑞丹則致力改善女性在社会、政治的领导机会與经济方面的独立。 [7]

从女性主义的角度,米列写了几本关于女性生活的书。花費4年多完成的《地下室:對活人祭品的沉思》,記錄了1965年格特魯德·巴尼謝夫斯基如何折磨西爾維婭·萊肯斯至死。該事件佔據她精神14年。米列,以女性主义的视角,探索了手无寸铁少女的故事,以及她涉及的性虐待、身体虐待與情感虐待過程。[6][27] Roberta M. Hooks評論:“不同於女性主义论战,《地下室》是篇強烈觸動人心的書面研究,關乎残忍和屈從问题。” [28] 米列谈到兇手动机說道:“这是個压迫女性的故事。格特鲁德似乎想在少女身上施行某種可怕的正直公理:而这就是成为一个女人的涵意”。 [27]

1979年,米列和加拿大记者凱爾(Sophie Keir)前往伊朗德黑兰参加伊朗女性爭取藝術與受教自由的活動。當時的何梅尼政府,禁止女孩和男孩一起上学,要求妇女戴面纱,禁止妇女夫离婚。3月8日国际妇女节,数千名妇女参加德黑兰大学前的抗議活動。大约2萬名妇女参加穿该市自由广场的游行。许多遊行參與者被刺伤、殴打或潑酸。米列和凯尔参加了集会和示威活动。在抵达伊朗后两周,兩人从酒店房间遭带走,隨後被遣返至法國巴黎。米列担心伊朗妇女的命运,“她們無法上飛機,這也是為什麼連結全球姊妹社群這麼重要。”[22][29]

1981年出版的《前往伊朗》()讲述这段经历。 [30]2014年講述女性主义历史电影《她在憤怒時最美》中收錄米列 。 [31]

性/別政治

《性/別政治》封面

1970年的《性/別政治》,改寫自她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論文。該[4]的批判了西方社会、文学中父权制,讨论了性别歧视异性戀歧視的现代小说家,如DH劳伦斯亨利·米勒,以及诺曼·梅勒,并与同性恋作家的观点做比較,如让热內[32] 米列探討父权的起源,认为性的压迫既是政治上的,也是文化上的[33],并认为废除传统家庭是性別革命的真正关键。[34][35] 這本書被視為第二波女性主義的运动綱領。 [6][23]

时代杂志在封面故事放上米列與「性/別政治」[2],作為婦女解放運動的象徵,称《性/別政治》是本“非凡的书”,提供了融貫女权运动的理论。 [4]女性畫家妮勒为1970年8月31日的封面创作了米列形象。[36]

诺曼·梅勒的《性囚犯》為回应米列的性政治而写的。 [37] 诺曼傳記的作者安德鲁·威尔逊(Andrew Wilson)指出,“《性囚犯》是场比赛。他的修辭對抗她的散文,他的魅力對抗她的覺悟,他唱反調的愤怒對抗她尖酸的指责。目的是将更多的观众、更强大的呈現转化成持续的真理。《性囚犯》是自我模仿和讽刺。...” [38]

性别歧视和性行为

当米列在哥伦比亚大学谈论性解放时,一名女听众質问她:“你为什么不在这里公开说你是女同性恋。你以前说过你是女同性恋者。”米列犹豫地答道:“是的,我是女同性恋”。 [2]几周后,《时代雜誌》1970年12月8日的文章《再看妇女解放》()称,米列承认她是双性恋,而这可能会使她成就女权运动发言人的名声,因为它“加强了将所有女性解放運動者视为女同性恋的怀疑论观点。”[2][3] 該事件導致,两天后,女同性恋女性主义Ivy Bottini芭芭拉在格林威治村组织記者會,30名女同性恋和女性主义领导人宣布“声援在性别歧视社会中同性恋者争取解放的斗争”。 [2]

1971年的电影《三個女人》,是一部由全女性攝影工作人員製作的纪录片[6][39],包括共同导Susan Kleckner、摄影师Lenore Bode和剪辑师Robin Mide,題名为“妇女解放电影”。 [41]这部 70 分钟的电影聚焦三位女性——导演米列的姐妹马洛里·米列-琼斯(Mallory Millett-Jones)、化学家Lillian Shreve和艺术家Robin Mide——回忆她们的生活。 《纽约时报》艺术评论家文森·坎比 (Vincent Canby) 写道:“《三個女人》是一部简单的好电影。該部電影不会將觀眾注意力拉去電影本身,而是只关注它的三个主角,以及它们如何在米列描述由男性主導的社會中成长。米列在她的《性/別政治》中有系统地撕裂、衝擊、嘲笑和破坏這由男性主导的社会。” [8] 本片在纽约市剧院首映后获得了“普遍好评”。 [6]

1971年的《卖淫報告》()中,米列将卖淫詮释为女性状况的核心,比婚姻更清楚地揭示了女性的服从狀況。在卖淫過程中,买卖的是堕落和权力,而不是性。她主张在性工作者自行領导下将卖淫除罪化。

《飛翔》封面

1974年,米列出版《飛翔》(Flying, 1974) [6],一本“关于她双性恋的意识流回忆录”。 [42] 《纽约时报书评》描述,《性/別政治》成功啟發米列,以一種“令人眼花缭乱的暴露癖”,探索自身的生活。米列以纪录片的风格捕捉了所思所感。 [43] 1977年的回憶錄《西塔》(Sita, 1977),講述了她的性取向,特别是她自杀的女同性恋情人[43],以及這对米列个人的影响。 [6] 米列和茜德尼·阿爾伯特阿爾瑪·盧松Phyllis Birkby、 和Artemis March都是第一個女同性戀意識覺醒組織CR One 的成员。 [24]

作品

展览

  • 1963 – Minami Gallery, Tokyo[44]
  • 1967 – Group exhibition, 12 Evenings of Manipulation, Judson Gallery, New York City[44][45]
  • 1968 – Situations, Brooklyn Community College, New York[46]
  • 1970 – The American Dream Goes to Pot, The People's Flag Show, Phoenix Art Museum;[47] Judson Memorial Church, New York[48]
  • 1972 – Terminal Piece, Women's Interart Center, New York[46]
  • 1973 – Small Mysteries, Womanstyle Theatre Festival, New York[49]
  • 1977 – Naked Ladies, Los Angeles Women's Building, California[44][49][50]
  • 1977 – Solo exhibition, Andre Wauters Gallery, New York[49]
  • 1977 – The Lesbian Body, Chuck Levitan Gallery, New York[49]
  • 1978 – The Trial of Sylvia Likens, Noho Gallery, New York[51][52]
  • 1979 – Elegy for Sita, Noho Gallery, New York[49]
  • 1979 – Women's Caucus for Art[49]
  • 1980 – Group exhibition, Great American Lesbian Art Show, Los Angeles[49]
  • 1980 – Solo exhibition, Lesbian Erotica, Galerie de Ville, New Orleans; Second Floor Salon[49]
  • 1981 – Solo exhibition, Lesbian Erotica, Galerie des Femmes, Paris[49]
  • 1986 – Group exhibition, Feminists and Misogynists, Center on Contemporary Art, Seattle[49]
  • 1988 – Fluxus,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49]
  • 1991–1994 – Courtland Jessup Gallery, Provincetown, Massachusetts[44]
  • 1992 – Group exhibition, Body Politic, La MaMa La Galleria[49]
  • 1991 – Solo exhibition, Freedom from Captivity, Courtland Jessup Gallery, Provincetown, Massachusetts[49]
  • 1997 – Kate Millett, Sculptor: The First 38 Years, Fine Arts Gallery,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atonsville[53]
  • 2009 – Black Madonna, multimedia show of 41 artists, HP Garcia Gallery, New York[54]

單著

  • Millett, Kate. . Garden City, New York: Doubleday. 1970. OCLC 489817513.
  • Millett, Kate. . Falmouth: Paladin. 1971. OCLC 320856459.
  • Millett, Kate. .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74. ISBN 978-0-394-48985-8.
  • Millett, Kate. . London: Virago. 1976. ISBN 9780860680246.
  • Millett, Kate. .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79. ISBN 978-0-671-24763-8.
  • Millett, Kate. . New York: Coward, McCann & Geoghegan. 1981. ISBN 978-0-698-11095-3.
  • Millett, Kate. .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90. ISBN 978-0-671-74028-3.
  • Millett, Kate. . New York, London: Norton. 1993. ISBN 978-0-393-03575-9.
  • Millett, Kate. . Journal of Lesbian Studies 4 (W.W. Norton). 1995: 101–6. ISBN 978-0-393-03524-7. PMID 24802688. doi:10.1300/J155v04n04_10.
  • Millett, Kate. . London: Verso. 2001. ISBN 978-1-85984-607-0.
  • Millett, Kate; O'Dell, Kathy; Berger, Maurice. . Catonsville, Maryland: Fine Arts Gallery. 1997. ISBN 0-9624565-9-4.

文章或书籍章节

  • Millett, Kate. . On the Issues. Summer 1998.  
  • Millett, Kate; Andreasen, , Cudd; Robin O. (编), , Oxford, UK; Malden, Massachusetts: Blackwell Publishing: 37–59, 2005, ISBN 1-4051-1661-7
  • Millett, Kate; Lehmann, , Stastny; Peter (编), , Berlin Eugene, Oregon: Peter Lehmann Publishing: 29–38, 2007, ISBN 9780978839918.
  • Millett, Kate; LeFrancois, , Burstow; Brenda (编), , Montreal: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2014, ISBN 9780773543300

影片

  • (documentary). Women's Liberation Cinema Company.[8]
  • (documentary). National Film Board of Canada (NFB).[55]
  • (biography).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BBC), Union Pictures Productions.[56]
  • (documentary). Calliope Films, Playboy Entertainment Group. 
  • (television).[57]
  • (documentary short).[58]

參考

  1. Sehgal, Parul; Genzlinger, Neil. . The New York Times. September 6, 2017 [September 9, 2017]. ISSN 0362-4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8) (美国英语).
  2. Dudley Clendinen; Adam Nagourney. .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July 30, 2013: 99 [2021-10-18]. ISBN 978-1-4767-4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9).
  3. Paul D. Buchanan. . Santa Barbara: ABC-CLIO. July 31, 2011: 39 [2021-10-18]. ISBN 978-1-59884-356-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9).
  4. Neil A. Hamilton. . New York: Infobase Publishing. January 1, 2002: 267 [2021-10-18]. ISBN 978-1-4381-0808-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7).
  5. Rosalind Rosenberg. .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August 13, 2013: 224 [2021-10-18]. ISBN 978-0-231-50114-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7).
  6. Frank N. Magill. . London: Routledge. March 5, 2014: 2536–2537 [2021-10-18]. ISBN 978-1-317-74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7).
  7. Justin Wintle. . London: Routledge. November 28, 2008: 532 [2021-10-18]. ISBN 978-1-134-02139-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7).
  8. Vincent Canby. . The New York Times. November 5, 1971 [September 4,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5).
  9. Maureen Freely. . The Guardian. June 18, 2001 [September 4,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05).
  10. Marcia Cohen. . Santa Fe: Sunstone Press. 2009: 74 [2021-10-18]. ISBN 978-0-86534-723-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9).
  11. Paul D. Buchanan. . Santa Barbara: ABC-CLIO. July 31, 2011: 125 [2021-10-18]. ISBN 978-1-59884-356-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9).
  12. . St Hilda's College, Oxford University. [September 4,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August 18, 2014).
  13. Rosalind Rosenberg. .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August 13, 2013: 224–225 [2021-10-18]. ISBN 978-0-231-50114-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7).
  14. Rosalind Rosenberg. .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August 13, 2013: 225 [2021-10-18]. ISBN 978-0-231-50114-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9).
  15. Rosalind Rosenberg. .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August 13, 2013: 225–226 [2021-10-18]. ISBN 978-0-231-50114-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9).
  16. Barbara J. Love. .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2006: 315. ISBN 978-0-252-03189-2.
  17. Christina Robb. . The Boston Globe (Boston, Massachusetts: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May 31, 1990 [September 11,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September 21, 2014).
  18. Cornelia H. Butler;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Los Angeles, Calif.). .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April 2, 2007: 494.
  19. Mother Jones. . Mother Jones. September 1992: PT53 [2021-10-18]. ISSN 0362-884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9).
  20. The Observer, August 14, 1994
  21. Anthony Nield. . The Quietus. March 19, 2012 [September 7, 2017].
  22. . 上報. 2018-02-16 [2021-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5).
  23. Genzlinger, Neil. . The New York Times. September 6, 2017 [September 7,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9).
  24. JoAnne Myers. . Scarecrow Press. 20 August 2009: 93 [2021-10-18]. ISBN 978-0-8108-6327-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9).
  25. . [WorldCat.org]. OCLC 96157.
  26. Green, Laura. Claeys, Gregory , 编. . CQ Press. 2013: 285 [2021-10-18]. ISBN 978-0-87-289910-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9).
  27. Pat H. Broeske. . The New York Times. January 14, 2007 [September 4,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8).
  28. Frank N. Magill. . London: Routledge. March 5, 2014: 2537–2538 [2021-10-18]. ISBN 978-1-317-74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7).
  29. Pamela Andriotakis; Andrea Chambers. . Vol. 11. April 2, 1979 [October 7,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February 2, 2011).
  30. Robert Benewick; Philip Green. .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September 11, 2002: 176 [2021-10-18]. ISBN 978-0-415-158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9).
  31. . The Huffington Post. December 15, 2014 [March 4,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7).
  32. Jonathan D. Culler. .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7: 47–49 [2021-10-18]. ISBN 978-0-8014-7405-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9).
  33. Bindel, Julie. . The Guardian. September 7, 2017 [September 11, 2017]. ISSN 0261-307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9) (英国英语).
  34. Pattock, Mary. . Reach. Winter 2012 [October 8,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October 13, 2014).
  35. Jane Gerhard. .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August 20, 2013: 92–95 [2021-10-18]. ISBN 978-0-231-52879-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9).
  36. . Time. [September 4,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9).
  37. S. Paige Baty. .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5: 97 [2021-10-18]. ISBN 978-0-520-08805-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9).
  38. Andrew Wilson. . Bern: Peter Lang. 2008: 184–185 [2021-10-18]. ISBN 978-3-03911-406-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9).
  39. James L. Limbacher. . Bowker. 1979: 306.
  40. New York Media, LLC. . Newyorkmetro.com (New York Media, LLC). April 8, 1974: 68 [2021-10-18]. ISSN 0028-736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9).
  41. After its release, three women from the film crew sued Millett for violating the profit-sharing terms of their contract. Millett represented herself in court, with emotional outbursts. The judge ruled in the plaintiffs' favor, but Millett reluctantly paid only a portion of the earnings to the women.[40]
  42. Edward Iwata. . LA Times. June 13, 1990 [September 5,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01).
  43. Hillary Frey. . The Nation (The Nation Institute). July 23, 2001 [September 18,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October 27, 2014).
  44. . Gale Publishing. 2006 [October 8,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March 28, 2015).
  45. Geoffrey Hendricks. .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2003: 201 [2021-10-18]. ISBN 978-0-8135-3303-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24).
  46. Jean Fredrickson, Laure. . 2007: xi, 76 [2021-10-18]. ISBN 978-0-549-66208-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10).
  47. J.G. Murphy. .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October 31, 1998: 119, 123, 125, 137– [2021-10-18]. ISBN 978-0-7923-5275-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13).
  48. Louis P. Masur. . Bloomsbury Publishing. August 1, 2010 [2021-10-18]. ISBN 978-1-59691-854-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29).
  49. (PDF). Duke University. [October 9, 201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October 14, 2014).
  50. . The Pittsburgh Press. May 26, 1977 [October 9,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9).
  51. John Dean. . Borf Books. January 1, 1999: 187 [2021-10-18]. ISBN 978-0-9604894-7-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30).
  52. Laurel Jean Fredrickson. . 2007: 67, 358 [2021-10-18]. ISBN 978-0-549-66208-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19).
  53. . Center for Art Design and Visual Culture, University of Maryland. [October 8,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54. Edward Rubin. . ArtUS (The Foundation for International Art Criticism). September 22, 2009 [October 8,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March 28, 2015).
  55. . www.thecanadianencyclopedia.ca. Canadian Encyclopedia. [9 April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9).
  56. . Institut français du Royaume-Uni. [9 April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9) (英语).
  57. . Upenn. [9 April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0).
  58. . TV5MONDE. 7 September 2017 [9 April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9) (法语).

參見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