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 (行政区划)

是中国古代时期,与相当的一级行政地方,一般设置于军事要地,如淮南西路无为军(今安徽省无为县)、淮南东路天长军(今安徽省天长市)等。

唐初为防御蕃部扰边,朝廷在屯驻戍边处设置军、守捉、镇等军事管辖区,“兵之戍边者, 大曰军, 小曰守捉、曰城、曰镇”。[1]

宋太平兴国年间,《太平寰宇记》所载十三道之军为四十二,实为三十七军。因为桂阳军为南宋绍兴三年所置,非《太平寰宇记》原文,是后人所加,不当计入;又唐版图内陇右道之瀚海军天水军、伊吾军,及关西道振武军,或废,或仅名义上统摄,未隶属宋,可不计。加上淳化、太平兴国末年所置而未及计入的南安军、临江军、太平军,及漏载之建隆二年(961)创建、太平兴国四年(979)废的平晋军,建隆三年(962)创建的北海军,则太祖、太宗两朝共置军四十二。[1]

北宋的军

京东东路淮阳军
京西南路光化军
京西北路信阳军
河北东路干宁军 | 永静军 | 保定军 | 信安军
河北西路安肃军 | 永宁军 | 广信军 | 顺安军
河东路威胜军 | 平定军 | 岢岚军 | 宁化军 | 火山军 | 保德军
永兴军路保安军
秦凤路德顺军 | 镇戎军 | 通远军
淮南西路无为军
江南东路广德军 | 南康军 | 南平军
江南西路兴国军 | 南安军 | 临江军 | 建昌军/
福建路邵武军 | 兴化军/
成都府路永康军 | 石泉军/
梓州路怀安军 | 广安军/
夔州路云安军 | 梁山军 | 南平军/
广南西路昌化军 | 万安军 | 朱崖军/

南宋的军

两浙西路江阴军
淮南东路高邮军 | 天长军 |招信军 | 淮安军 | 清河军
淮南西路六安军 |无为军 | 怀远军 | 镇巢军 | 安丰军
江南东路广德军 | 南康军
江南西路兴国军 | 南安军 | 临江军 | 建昌军/
京西南路光化军 | 枣阳军/
荆湖北路荆门军 | 寿昌军 | 汉阳军 | 信阳军/
荆湖南路茶陵军 | 桂阳军 | 武冈军/
福建路邵武军 | 兴化军/
成都府路永康军 | 石泉军/
梓州路怀安军 | 广安军/
潼川府路长宁军 | 怀安军 | 宁西军/
夔州路云安军 | 梁山军 | 南平军/
广南西路南宁军 | 万安军 | 吉阳军/

参见

  1. . www.zjujournals.com. [2021-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8).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