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效度
简介
在实验中,内部效度决定了两个变量的因果关系是否能够被合适地表现出来[2][3],一个因果关联基于以下三个内容:
- 原因(自变量)在時間上的發生順序先於结果(因变量);
- 原因(自变量)与结果(因变量)存在关联性;
- 在实验观察中没有似是而非的其他解释(其他可变因素)。
影响因素
主试因素
被试因素
被试通过对主试的语言行为和态度的察觉,判断实验目的从改变反应、进而对被试信息和线索产生个人影响和改变。这种因素可以成为设计污染()[4]。
影响因素
- 历时,或称“历史”():指在实验中,时间与实验变量同时发生,并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该情况下,研究者无法判断实验结果是由自变量(独立变量)引起还是由特定时间引起[5]。
- 成熟():实验中,被试心理发生变化,变得较为成熟、疲倦或对实验丧失兴趣等[5]。
- 选择():实验中,因未能采用随机化方法来选择、分配被试,造成实验前被试的组群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5]。
- 测验():主试为取得实验初始状态,对被试实施前测验(),而该测验可能影响之后的实验处理()[5]。
- 被试亡失():实验中由于各种原因使较多被试中途退出或死亡,导致研究者因为样本太小或组间被试不均,而无法对结果作出正确解释[5]。
- 统计回归():在实验处理前,因为选择了具备某一特征的极端部分的被试,实验处理后的后测验分数有回归到平均数的趋向。
- 仪器使用():实验过程中使用仪器不当、仪器失灵、测验材料出现问题或实验仪器改变,而导致实验结果不具有可信性[5]。
相关条目
參考文獻
- Elizabethann O' Sullivan; Cary R. Rassel. . Addison Wesley Longman. 1999: 56. ISBN 0801318505. 3rd (英语).
- Brewer, M. (2000). Research Design and Issues of Validity. In Reis, H. and Judd, C. (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Methods in 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Shadish, W., Cook, T., and Campbell, D. (2002). Experimental and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s for Generilized Causal Inference Boston:Houghton Mifflin.
- Elizabethann O' Sullivan; Cary R. Rassel. . Addison Wesley Longman. 1999: 58. ISBN 0801318505. 3rd (英语).
- Elizabethann O' Sullivan; Cary R. Rassel. . Addison Wesley Longman. 1999: 57. ISBN 0801318505. 3rd (英语).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