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总理大臣 (清朝)
内阁总理大臣,简称内阁总理,是中国清朝末期内阁的首长,设置于1911年5月,清廷将军机处与大学士内阁废除,不再以军机大臣执掌政事,效法明治维新的日本改设内阁总理大臣(首相),与诸大臣组织责任内阁。唯多半为皇族或满洲人士,不得民望。
![]() | |
---|---|
![]() | |
先前职位 | 首辅大学士 领班军机大臣 |
设立 | 1911年 |
首任 | 庆亲王奕劻 |
末任 | 袁世凯 |
废止 | 1912年 |
后继职位 | 中华民国国务总理 |
同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清廷不得已,只好在11月命袁世凯为总理大臣,以便讨伐革命党人[1]。袁世凯一面以武力压迫南方革命,另一方面却暗中与革命党人谈判,换取利益,而革命党人亦认为袁是能领导中国的有力领导人,遂行谋定,是为南北议和。不久,袁与北洋诸将领通电支持共和,宣统帝宣布退位,清朝被中华民国取代,原内阁总理大臣的功能则被中华民国国务总理取代。
历任内阁总理大臣
任别 | 内阁 | 姓名 | 就任日期 | 离任日期 | 附注 |
---|---|---|---|---|---|
1 | 庆亲王内阁 | 庆亲王奕劻 (192天) | 1911年5月8日 清宣统三年四月初十 | 1911年11月16日 清宣统三年九月廿六 |
清政府发布内阁官制与任命总理、诸大臣。过半为清宗室(皇族)与满人,被讥嘲为「皇族内阁」。君主立宪派、舆论对此多感失望,甚至不满,认为清政府实无诚意推行宪政,乃逐渐同情、倾向革命,使满人垮台。 |
2 | 袁世凯内阁 | 袁世凯 (88天) | 1911年11月16日 清宣统三年九月廿六 | 1912年2月12日 (3月10日) 清宣统三年十二月廿五 |
1911年12月29日(清宣统三年十一月初十),南方十七行省选出孙文为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清宣统三年十一月十三)在江苏省江宁府(今江苏省南京市)宣布中华民国成立,孙文就任。1月25日(清宣统三年十二月初七)袁世凯及各北洋将领通电支持共和。同年2月12日(清宣统三年十二月廿五)隆裕太后接受优待条件,清室逊位,清朝灭亡,清朝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继任总统,南京临时政府另设中华民国国务总理一职。 |
参考文献
- . 新闻报 (上海). 1911-11-19.
(阴历)廿六日北京,内阁奉上谕:袁世凯面奏组织内阁,推举国务大臣,着命梁敦彦为外务大臣、赵秉钧为民政大臣、严修为度支大臣、唐景崇为学务大臣、王士珍为陆军大臣、萨镇冰为海军大臣、沈家本为司法大臣、张謇为农工商大臣、杨士琦署邮传大臣、达寿为理藩大臣。梁敦彦、严修、王士珍、萨镇冰、张謇未到任以前,外务大臣着胡惟德暂行署理,度支大臣着绍英暂行署理,陆军大臣着寿勋暂行署理,海军大臣着谭学衡暂行兼署,农工商大臣着熙彦暂行署理。钦此。同日,奉上谕:袁世凯面奏请简各部次官,胡惟德着补授外务部副大臣,乌珍着补授民政部副大臣,陈锦涛着补授度支部副大臣,杨度着补授学部副大臣,田文烈着补授陆军部副大臣,谭学衡着补授海军部副大臣,梁启超着补授法部副大臣,熙彦着补授农工商部副大臣,梁如浩着补授邮传部副大臣,荣勋着补授理藩部副大臣。胡惟德、熙彦现署国务大臣,外务部副大臣着曹汝霖暂行署理,农工商部副大臣着祝瀛元暂行署理。梁启超、梁如浩未到任以前,法部副大臣着定成暂行署理,邮传部副大臣着梁士诒暂行署理。钦此。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