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连

诺曼第大空降》(英语:)是一部2001年美国战争迷你剧集,改编自历史学家史蒂芬·安布罗斯的1992年同名非虚构书籍。本剧由导演史蒂芬·史匹柏和演员汤姆·汉克共同担任制片人,他们曾在1998年的二战电影《雷霆救兵》中合作。故事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陆军第101空降师作战经歴,本剧于2001年在HBO首播。演员阵容强大,制作花费高达一亿两千万美元。本剧在美国曾红极一时,2002年获得美国金球奖艾美奖

兄弟连
原作诺曼第大空降
史蒂芬·安布罗斯作品
编剧埃里克·廷德森
汤·汉斯
约翰·奥罗夫
E·麦克斯·弗赖伊
葛瑞汉·尤斯特
布鲁斯·C·麦肯纳
埃里克·博克
导演菲尔·艾登·罗宾森
理查·朗克隆
迈可·所罗门
戴维·纳特
汤·汉斯
大卫·利兰
大卫·法兰科
Tony To
主演达米安·路易斯
唐尼·华伯格
马修·塞特尔
罗恩·利文斯顿
制作国家/地区 美国
 英国
语言英语
德语
法语
西班牙语
意大利语
荷兰语
集数10
每集长度58分钟
配乐迈克尔·凯曼
制作
史提芬·史匹堡(运行制作人)
汤·汉斯(运行制作人)
盖瑞·高茨曼
Tony To
埃里克·博克
埃里克·廷德森
史蒂芬·安布罗斯
Mary Richards
Billy Fox
Oral Norrie Ottey
Frances Parker
John Richards
摄影瑞米·艾法瑞辛
Joel J. Ransom
制作公司普雷通公司
梦工场电视
HBO
发行公司HBO Home Entertainment
预算1.25亿美元
播出
首播频道HBO
播出国家/地区 美国
播出日期2001年9月9日—2001年11月4日
相关节目
续作雷霆军天》(2010)
空战群英》(2022)
各地节目名称
中国大陆
台湾
港澳
IMDb 介绍

根据制作组的透露,单是拍摄1944年6月6日(D-Day)的戏份就动用超过5,000发子弹,另包括多种二战时的坦克及装甲车。剧中大部份主角人物都真有其人,而他们遭遇的事件也都真有其事。全剧主要谈论二战时期,美军101空降师506团第二营E连士兵的故事;因为战争让他们有共同的经历及互相扶持,有着像亲兄弟般的结合,并讲述他们在战争时的生离死别。

拍摄

预算和宣传

本片曾经是HBO及其他电视网络史上拍摄费用最为昂贵的电视剧,早期预算为1.1亿美元,但实际拍摄费用大约花费1.25亿美元,平均每集1,200万美元。另外,该片的宣传费用也花费了1,500万美元。(目前最昂贵剧集为《血战太平洋》,总投资为2.5亿美元)

2001年6月7日,该片部分镜头在诺曼底犹他海滩实地拍摄,47名E连的老兵飞赴巴黎对拍摄现场进行指导。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则为该片的拍摄提供了约600至1,000台车辆。

英国BBC公司支付了高达1,500万英镑的费用购买播放权,甚至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还亲自向斯蒂芬·斯皮尔伯格询问了议价事宜。

拍摄地

该片剧组在英国赫特福德郡拍摄持续了八至十个月,并在此建造了一批欧洲街景,而此地点也是电影《抢救雷恩大兵》的拍摄地。摄制组在一大片空地上修建了不同的小镇街景,包括比利时巴斯托涅荷兰埃因霍温法国卡伦坦。位于英国白金汉郡的汉姆布莱顿村则是E连训练地的拍摄地。

人物

主要角色

真实人物 演员 备注
理乍得·温特斯(Richard Winters)戴米恩·路易斯因摧毁德军布里克区火砲获得十字勋章
路易士·尼克森(Lewis Nixon)荣·利文斯通
罗纳德·史比尔(Ronald Speirs)马修·塞特尔初为 F 连排长
卡伍德·李普顿(Carwood Lipton)唐尼·华伯格因摧毁德军布里克区火砲获得铜星勋章

其他角色

真实人物 演员 备注
林·“布克”·康普顿(Lynn D. "Buck" Compton)中尉尼尔·麦克唐纳因摧毁德军布里克区火砲获得银星勋章
威廉·葛奈瑞(William J. "Wild Bill" Guarnere)上士弗兰克·约翰·休斯因摧毁德军布里克区火砲获得银星勋章
唐诺·马拉其(Donald Malarkey)三级技术士官史考特·格瑞恩斯因摧毁德军布里克区火砲获得铜星勋章
乔·托伊(Joe Toye)上士柯克·埃斯沃多因摧毁德军布里克区火砲获得铜星勋章
罗伯特·E·“普派”·伟恩(Robert E. "Popeye" Wynn)上等兵Nicholas Aaron因摧毁德军布里克区火砲获得铜星勋章
哈里·威尔斯(Harry F. Welsh)中尉里克·沃登负责 E 连第一排
丹佛·“公牛”·兰道曼(Denver "Bull" Randleman)中士迈克·库立兹
约翰·马丁(John W. Martin)上士戴克斯特·佛莱契
大卫·韦伯斯特(David Kenyon Webster)上等兵伊昂·拜利
约瑟夫·利布高特(Joseph D. Liebgott)下士罗斯·麦克科尔
弗兰克·派康特(Frank Perconte)中士詹姆斯·麦迪欧
乔治·鲁兹(George Luz)中士里克·戈麦斯
尤金·“医官”·罗(Eugene "Doc" Roe)肖恩·泰勒
弗洛伊德.泰伯特(Floyd Talbert)上士马修·雷奇
瓦伦·穆克(Warren "Skip" Muck)中士小理察·斯贝特
约瑟夫·拉米雷斯(Joseph Ramirez)雷内L.莫雷诺
爱德华·“贝比”·赫夫朗(Edward "Babe" Heffron)二等兵Robin Laing补充兵之一,因和葛奈瑞同样来自费城而成为好友
罗伊·科布(Roy W. Cobb)Craig Heaney
达雷尔·“希夫提”·鲍尔斯(Darrell "Shifty" Powers)上士Peter Youngblood Hills
查尔斯·E·“查克”·格兰特(Charles E. "Chuck" Grant)中士Nolan Hemmings
伯顿·P·克里斯滕松(Burton P. Christenson)迈克尔·法斯宾德
小诺尔曼·戴克(Norman S. Dike jr.)中尉Peter O'Meara
罗伯特·辛克(Colonel Robert F. Sink)上校代尔·戴
汤玛士·米汉(Thomas Meehan)中尉Jason O'MaraE 连连长
亨利·琼斯(Henry Jones)少尉柯林·汉克斯
奥尔顿·摩尔(Alton M. More)唐格·阿伦
约翰·赫尔(John D. Hall)安德鲁·斯科特A 连通信兵
唐纳德·胡伯勒(Donald B. Hoobler)下士Peter McCabe
佛瑞德·海力格(Frederick T. "Moose" Heyliger)Stephen McCole
罗伯特·L·斯特雷耶(Robert L. Strayer)Phil McKee
约翰·扬诺维奇(John Janovec)汤姆·哈迪
小威廉·杜克曼(William H. Dukeman jr)下士Mark Lawrence
戴维·杜比(David Dobie)中校John Light
小亚历克斯·潘卡拉(Alex M. Penkala jr.)下士Tim Matthews
安东尼·麦考利夫(Anthony McAuliffe)将军William Armstrong
阿尔伯特·柏莱斯[注 1](Albert Blithe)Marc Warren炮弹休克症
尤金·杰克逊(Eugene E. Jackson)安德鲁-李·波兹
詹姆斯·米勒(James W. Miller)詹姆斯·麦卡沃伊补充兵之一,兰道曼的班兵
安东尼奥·C·加西亚(Antonio C. Garcia)二等兵Douglas Spain补充兵之一,兰道曼的班兵
莱斯特·赫胥(Lester "Leo" Hashey)二等兵Mark Huberman补充兵之一,兰道曼的班兵
小詹姆斯·阿利(James H. "Moe" Alley jr.)士官George Calil
厄尔·麦克朗(Earl J. McClung)下士
艾伦·E·维斯特(Allen E. Vest)
贺拔·索柏(Herbert Sobel)上尉大卫·史威默
威廉·埃文斯(William S. Evans)西蒙·佩吉和米汉中尉同班机

剧中部队

上映

该片的第一集于2001年9月9日上映,吸引了大约1000万名观众观看。但两天之后的9月11日,美国遭受恐怖袭击,HBO随即停止了该片的宣传,但在第二集播出时,仍然吸引了约730万名观众同时观看。

奖项

该片获得19项艾美奖的提名,并最终夺得六项大奖,包括:“杰出短剧奖”、“最佳电视剧演员奖”、“最佳电视剧导演奖”等。该片亦获金球奖“最佳电视剧奖”、美国电影协会大奖等。第六集的编剧还夺得2003年美国编剧协会颁发的最佳编剧大奖。

影集错误与史实差别

  • 在第一集中,片中的101空降师在英国奥德本训练时(年份为1943年),E连官兵在木屋里上哈利威尔什中尉的课时,木屋中显示缴获得来的四把德军武器,包括毛瑟Kar98k步枪MG42通用机枪MP40冲锋枪MP43突击步枪(后来重新名命为MP44及StG44)。但是MP43是在1943年底才由德国人设计出来。因为片中时间为1943年,所以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武器。
  • 在同一集中结尾文本部份指出柏莱斯运行侦察兵任务时,被德军狙击手射中颈部,并在1948年伤重不治。但事实上他被射中肩膀,并在康复后重回战场,之后更参与韩战且成为二级士官长,1960年在台湾服役于美军顾问团陆军组[注 1],在1967年12月17日才去世。

参见

注释

  1. 中文译名来自1961年柏莱斯于台湾服役期间的中华民国陆军《伞兵跳伞纪念章证书》,原文如下:(地名中文标记屏东,英文标记桃园)[1]

参考文献

  1. . The 506th Airborne Infantry Regiment Association. 2011-09-27 [2020-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23).

外部链接

维基语录上的兄弟连语录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