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嫔
生平
雍正五年 ,皇四子弘历成婚时,位下已经有六名官女子[1],黄佳氏或已在其中。据祭文所知,格格黄佳氏是一位品性温和恭敬的女子,并且熟习女史、经常在王府内纺织、刺绣,对应祭文内出现的「习娴女史」、「勤妇功于紫掖」等的字眼[2] [3]。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二日,雍正帝去世,宝亲王弘暦登基;九月二十四日,乾隆帝下旨晋封格格黄氏为嫔,因尚未行册封礼而暂称为黄嫔,并且将黄嫔的娘家从内务府包衣管领拨至本旗包衣佐领[4];九月二十五日,皇后富察氏、贵妃高佳氏等内庭主位前往田村殡宫致祭,所用轻车只有七辆,推测已病重的黄嫔未有跟随她们一同前往。
雍正十三年九月,黄嫔去世。因此,乾隆元年正月的《宫内等处女子嬷嬷妈妈里食肉底账》并没有出现黄嫔[5]。
乾隆元年(1736年)九月二十八日,上谕追封为仪嫔,追封礼在其金棺暂安的殡所举行。乾隆十七年,裕陵全工告竣,经钦天监敬择佳期,定于同年十月十三日,孝贤皇后梓宫奉移裕陵,这一天随孝贤皇后梓宫奉移的还有慧贤皇贵妃、哲悯皇贵妃、仪嫔的金棺,以及秀贵人、张常在的彩棺,仪嫔、秀贵人和张常在奉移到裕陵妃园寝入葬[6]。
家族
注释
- 于善浦 . 乾隆银妃小考 . 紫禁城,1990(5).引用《宫内等处添减女子嬷嬷妈妈里底账》
- 《皇朝文典》:黄嫔祭文,雍正十三年编修,臣于枋恭撰。内职克襄,夙着柔嘉之范,芳规永谢,弥深悲悼之怀,既翟茀以追荣,宜苾芬之展祭,尔仪嫔黄氏赋性温恭,持身敬慎,习娴女史,彰淑问于璇宫,协賛坤仪,勤妇功于紫掖,瑶华方茂,奄谢遽闻,叐锡彞章,用颁奠酦,鸣呼彤管扬休,特沛纶言之渥,云骈掩彩,聿增泉壤之光,尔如有知,尚其歆格
- 《皇朝文典》:仪嫔祭文, 宫闱轸贤才之辅,位号追崇,典章昭嫔御之仪,苾芬式廌,礼殷旧眷,言焕新纶,尔仪嫔黄氏,秉性柔嘉,持身谨慎,自充藩邸,襄内治以维功,遽掩层帏,念徽音而永悼,方膺册命宜备哀荣,特遣耑员,用申告祭,呜呼令名无替,庶表德于来兹,渥宠有加,弥怆怀于既往,灵其不昧,尚克歆承。
- 《内务府上谕档》:金姓格格封为贵人,海姓格格、陈姓格格均封为常在。高姓侧福晋封为贵妃,纳喇姓侧福晋封为妃,苏姓格格、黄姓格格均封为嫔。贵妃娘家是包衣佐领人,出为本旗满洲人。黄姓嫔娘家是包衣管领下人,出为本旗包衣佐领下人。
- 《宫内等处女子嬷嬷妈妈里食肉底账》:皇后官女子二、家下女子六、嬷嬷二、妈妈里二、贵妃官女子四、家下女子四、那妃官女子三、家下女子三、苏嫔官女子五、家下女子一、金贵人官女子三、家下女子一、海常在官女子二、家下女子一、陈常在官女子三。
- 徐广源. . 远流出版公司. 2013: 247. ISBN 9789573271390.
- 《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卷三十三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