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察
侦察(英语:),原本是军事术语,指「利用目视观测或其他侦测方法,以获取有关之敌情、天然及地形等情报数据,以为作战及战斗指导之依据。」[1] [2]
中国古时之于侦察的同义字很多,如「诇」[注 1]、「瞷」、「候」[3]、「觇」[注 2]、「斥」[注 3]等;而对于负责侦察的人员也有多种不同称呼,如「探马」、「哨探」、「斥候」等。
获得情报的方法

SR-71A

1944年,一架绘有进攻条纹的P-38闪电式战斗机,正在运行空照侦察任务。
侦察的手段不外乎潜入、自友军获得情报两大项。现代战争中,由于军事科技的进步,又可细分成以下方法:
依照任务目标分类
现代作战已经走向小组分工合作,故每个侦察组(队)可能被赋予的内容不同。
- 水道侦察(hydrographic reconnaissance):参见水文调查。
- 行军侦察
- 雷区侦察
- 攻击后侦察
- 阵地侦察
- 路线侦察
- 特殊侦察(特种侦察)
- 水源侦察
- 气象侦察
- 地面侦察
- 工兵侦察
侦察手段
- 目视侦察
- 伪装侦察照相
- 侦察射击
- 侦察照明弹
- 低飞侦察
- 电视侦察:指使用迷你摄影镜头拍摄目标
- 侦察卫星
侦察训练
- 两栖侦察演习
- 空中侦察演习
与『侦查』的异同
在军事用语中,侦察的本义是侦测与探察;而在刑事司法方面,侦查为侦知与调查。两者虽是相似词,但内涵不同,现代多有混用情形。
注释
参考文献
引用
来源
- 国军简明美华军语辞典(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教育部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美国陆军炮位侦察雷达发展研究》,肖咏捷,中国工程技术信息网,2008.
- 《光学成像侦察卫星威胁评估方法》,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2.
- 无人气象飞机 - 台湾大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Taiwa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战术互联网侦察技术研究》,汤少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
- 《水雾在发展军事屏蔽应用之研析》,陆军军官学校,刘选吉、丁治豪,2010.
- 《C4ISR系统仿真分析与研究》,黄俊尧、薛中兴、董明智、李铭哲,国防大学管理学院.
参见
- 美军侦察准则
- 监视
- 情报监视侦察联合作战司令部(JFCC ISR)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