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说
假说(英语:),即指按照预先设定,对某种现象进行的解释,即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提出的推测和说明,而且数据经过详细的分类、归纳与分析,得到一个暂时性但是可以被接受的解释。任何一种科学理论在未得到实验确证之前表现为假设学说或假说。
科研人员最好能够提出不止一个假设去解释观测到的现象,否则同行其他科学家也通常会提出不同解释,这样往往会出现激烈的科学争论。一种假设经广泛严格审查且其他与其相反的观点被淘汰后,该假设即可考虑作为学说。[1]
有的假设还没有完全被科学方法所证明,也没有被任何一种科学方法所否定,但能够产生深远的影响。如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为解决黑体辐射谱而首先提出量子论(量子假说),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提出的玻尔原子理论大大推进了现代物理学发展进程。
著名的假说
化学
经济学
参考数据
- .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6: 3. ISBN 9787121299209.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