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卢
俱卢国(梵语:कुरु Kuru),又译拘楼国,居楼国,是古印度十六大国之一,[1]大致位于今日的德里、哈里亚纳邦、北阿坎德邦以及北方邦的西部地区。吠陀时代俱卢国就有了高度发达的政治社会结构,与印度铁器时代的灰色彩陶文化关系密切。

印度十六大国
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的内核舞台就是俱卢国,故事讲述婆罗多族的两支后裔,持国、难敌为首的俱卢族,与般度族也就是般度王五子,坚战、怖军、阿周那、无种、偕天,围绕俱卢国王位的继承而产生的种种纷争,最终导致了同室操戈伤亡惨重的俱卢之战。[2]
参考文献
-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124):「十六大国者。谓泱伽国。摩揭陀国。迦尸国。憍萨罗国。佛栗氏国。末罗国。奔哒罗国。苏噏摩国。頞湿缚迦国。頞饭底国。叶筏那国。剑跋阇国。俱卢国。般遮罗国。筏蹉国。戍洛西那国。」
- 《摩诃婆罗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ISBN 7-5004-5246-2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