俟利发
俟利发(古突厥语:𐰃𐰠𐱅𐰋𐰼;古突厥语拉丁转写:Elteber, Eltäbär [1]),或作俟力发、俟利伐、俟匿伐、颉利发、希利发,[2]是柔然汗国、突厥汗国与可萨汗国授予铁勒部长的名号。他们对内自治,但要交税与从征。这名号最初来自柔然。
在可萨汗国中,伏尔加保加利亚、布尔塔斯人与北高加索匈人部长也有此头衔。这头衔是突厥汗国二十八等官中的第二十七等,异姓突厥酋长的最高头衔。
这头衔最早在680年亚塞拜然的文档中提及。
契丹人称为夷离毕。
词源
关于中文史料里的「俟利发」,主流理论认为它对应的是各古突厥文碑铭,如鄂尔浑碑铭中的毗伽可汗碑、阙特勤碑上的 "eltäbär"(古突厥语:𐰃𐰠𐱅𐰋𐰼),其中 "el" 对应「俟利」 ,而 "täbär" 对应「发」。[3]
另一个理论则认为「俟利」对应 "el" 是正确的,但 "täbär" 和「发」之间存在着发音和音节上的问题,「发」对应的应该是中文史料里常写作「发」、「匐」和「跋」等字的 "bäg"(古突厥语:𐰋𐰏),也就是「俟利发」即为 "elbäg" 的音译。[4]
北高加索匈人将“发”的声母弱化,与“利”的次入韵尾合音读作“俟缕脱”(İlütwer)。
参考文献
- 罗新,〈柔然官制续考〉,《中华文史论丛》,第 85 辑(2007),页 73-97、355。
注释
- . Ethno Cultural Dictionary TÜRIK BITIG. [2015-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01) (英语).
- 罗新,〈柔然官制续考〉,《中华文史论丛》,第 1 期(2007),页 76-77。
- 罗新,〈柔然官制续考〉,页 77-79。
- 罗新,〈柔然官制续考〉,页 79-82。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