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澎杉

余澎杉英语:1998年10月31日),新加坡博客作者、YouTube视频制作者及演员、性罪犯、无政府共产主义[1],曾是儿童演员,参与梁智强执导的2012年电影《孩子不坏》演出。2015年以来,他以在网络上猛烈批判李光耀家族在新加坡的“独裁统治”而知名,并被新加坡政府以「伤害他人宗教或种族情感」、「发放猥亵物品」及「滋扰」等罪名拘捕提控,面临最高监禁三年的刑罚;母亲而后在网络上认错道歉。[2]余澎杉现在在美国获得政治庇护[3]但他又在美国犯罪并监禁6年,失去在美国的庇护权,并不得再次进入美国。[4]

余澎杉
罗马拼音Yee Pang Sang
英文名
出生 (1998-10-31) 1998年10月31日
 新加坡
国籍 新加坡
民族华人
语言英语
母校
  • 公立培群学校
  • 中华中学
活跃时期2012年至今
父母父:阿方索斯·余
母:卓玛利
奖项
  • 新报》2011年第一届电影节最佳短片
  • 《新报》2011年第一届电影节最佳演员
网站YouTube
WordPress

生平

农历新年事件

2012年1月,14岁的余澎杉在YouTube上载了一个名叫“Chinese New Year a rip-off of the Western New Year's Day”(“华人新年抢夺了西方元旦的地位”)的视频,在网络上掀起争议并遭网民抨击。[5]他在视频当中拿农历新年开玩笑,嘲讽十二生肖的来历传说、并戏说既然农历新年长达一个月之久,那么政府就应当给儿童放一个月的春节假期。[6]在视频达到约15万的观看次数后,余澎杉曾出面辩解指自己的言论是具讽刺性的,不应被当真。[7]在视频当中,他也表示自己的言论对于春节并不具真实的“代表性”。[8]

抨击李光耀和基督教

虽然以前也发表了相当多有争议的宗教言论(现已删除),但2015年因在YouTube批评刚逝世的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为“独裁者”、“比本·拉登还烂”[9]及指“耶稣欺骗世人”,而言论中前者被视为被新加坡政府突然盯上之主因,新加坡警方则以后者的表态中具有冒犯性为证据,以会“伤害他人宗教或种族情感”、“发放猥亵物品”及社会“滋扰”等罪名拘捕提控,面临最高监禁三年的刑罚[10]

因为新加坡法院认为他可能还有精神问题(此论点在特定时间点还遭到刻意广泛传布),16岁的余澎杉被拘禁在精神病院中,手脚被绑,禁止看书,24小时开灯,其律师认为这种「照顾」可能涉及虐待[11]。余澎杉被捕时尚未成年,联合国人权办事处东南亚办事处于6月22日发表声明,希望新加坡政府依照联合国儿童权力公约的规范,立刻释放余澎杉[12]。最终,余澎杉的精神评估报告表示,他并没有患上泛自闭症障碍,他也声称自己根本没有自杀想法。

余澎杉在狱中发动为时三天的绝食抗议。7月6日,新加坡法庭判监4个星期,由于羁押日期由上月2日开始计算,因此他被当庭释放。他的律师表示将会就被定罪提出上诉。

再次入狱

虽然并非因为批判领导人而入狱,但针对新加坡政府的选择性执法,有司法不公且违反人权的疑虑,引起香港等地的某些学生组织抗议,要求释放未成年的余澎杉

2015年11月27日,余澎杉在博客视频中,引用伊斯兰教对前官委国会议员郑恩里有关儿童及恐怖主义的言论作出评论,警方于12月对此展开调查,要求他涉嫌“冒犯他人宗教情感”一事到于12月14日案说明,但余澎杉并未到警察局报到。[13][14]

2016年3月25日,根据台湾风传媒报导,余澎杉的母亲卓玛利于2016年3月24日在Facebook上发文表示,余澎杉本人已经离家失踪3个月,卓玛利说,她最后一次见到余澎杉是在2015年12月12日。并指出在他失踪前一天,曾亲收到一封来自新加坡警方的信,余澎杉似乎对此感到焦虑,担心再度被捕及判刑,是逃家的主因。卓玛利希望通过脸书发文,拜托社会大众和网友们协寻余澎杉[9]

余澎杉在12月12日接获警方的通知后就在隔日出国,直到4月20日后才回国。警方再次要求余澎杉于5月10日到警察局接受调查,但5月9日余澎杉试图出国前往香港不果,其国际护照被机场没收,5月11日,警方以涉嫌“冒犯他人宗教情感”及“未按时到警察局报到”将其逮捕,并批准其保释出外。[15]

8月,17岁的余澎杉被控以二项“不服从警方命令”及六项“冒犯基督徒及穆斯林宗教情感”的刑事罪名,包括于同年4月在其Facebook上手执《古兰经》做出冒犯手势。9月,国家法院判其需入狱六个星期,并罚款新币2000元;如果无法清还罚款则将加以10日监禁;刑期从10月13日开始。[16]11月3日,余澎杉在丹那美拉监狱服刑21天后,余下刑期获准在家中以“居家扣留”方式渡过[17]

赴美寻求政治庇护

2016年12月16日,余澎杉执旅游签证进入美国芝加哥国际机场,向美国当局申请政治庇护,并在扣留中等待庭审。[18]人权观察组织亚洲事务负责人罗伯森指出,余澎杉因表达自身的政治及宗教观点而被新加坡当局处罚,个人行动及网络活动一直受到严密监视,是典型的政治犯,呼吁美国当局依联合国难民公约给予政治庇护。[19]

2017年3月24日,美国芝加哥移民法庭裁定,余澎杉因其言论受到政治迫害,准许给他政治庇护。[20] 同月美国国土安全部向芝加哥移民事务法庭提出上诉,余澎杉被美国继续拘留。 2017年9月芝加哥移民事务法庭驳回上诉,正式批准余澎杉的政治庇护,余澎杉在9月26日获释[21]

关于恋童癖观点的争议

2017年11月,余澎杉向YouTube上传了三段视频,标题为“为什么恋童癖还可以”,“不要歧视恋童癖者”,以及“恋童癖者的言论自由”。[22]同年,余澎杉称因涉嫌在视频和博客文章中支持恋童癖而受到死亡威胁[23]在2018年5月,余澎杉的频道因违反社区准则而被YouTube删除[24]Twitter暂停了其帐户。[25]2018年7月,余澎杉的Patreon帐户被关闭。[26]截至2018年12月,余澎杉的WordPress博客,[27]个人Facebook页面[28]和名为“Ball Pit”的恋童癖Discord服务器被关闭。[29]

因儿童色情被捕

2020年10月,余澎杉因涉嫌诱使和拥有儿童色情作品而在美国伊利诺伊州被捕,他被控于2019年2月1日到6月30日在芝加哥居住期间与来自德克萨斯州的14岁女孩交换了裸照和“数千条”信息。 他的保释金定为100万美元。 如果被判有罪,可将其从美国驱逐出境和被禁止再进入美国。[30]11月24日开审,余澎杉否认有罪,案件仍在审讯中,由于未能支付10万美元的保释底金,因此仍被拘留在当地监狱中[31]

在2021年12月3日,余澎衫被判罪名成立,并判处监禁6年。[4]该判决被追溯到他被逮捕时间,他已于2023年10月7日假发布狱,并将必须被性犯罪者登记处记录在册。[32][33]

参考文献

  1. . Reuters. 2016-12-30 [2017-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26).
  2. 儿子批李光耀被关 母认错:新加坡非最安全国家 - 国际 -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自由时报电子报
  3. . 新头壳 Newtalk. 2017-03-25 [2020-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2).
  4. . The Straits Times. 2021-12-03 [2021-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7) (英语).
  5. . 联合早报. [2020-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8.
  6. Charlene Chua. . The New Paper. [2020-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8.
  7. . AsiaOne News. [2020-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31).
  8. Kai Fong. . Yahoo! Lifestyle. [2020-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0).
  9. 余尹伦. . 风传媒. 2016年3月25日 [2016-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5).
  10. 胡汉强. 儿子上载视频惹祸老子道歉 16岁余澎杉面临三年黑牢.:自由亚洲电台,2015-3-31
  11. . 谜米新闻. 2015年5月15日 [2015-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30).
  12. . 自由时报. 2015年6月24日 [2015-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8).
  13. Lee, Min Kok. . Straits Times. [2016-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20).
  14. . TODAYonline. 2015-12-16 [2015-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18).
  15. Yang, Calvin. . The Straits Times. 2016-05-13 [2016-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14).
  16. Siau, Ming En. . TODAYonline. 2016-09-29 [2016-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5).
  17. Amir Hussain. . The Straits Times. 2016-10-13 [2016-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5).
  18. Au-Yong, R. . The Straits Times. 2016-12-23 [2016-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30).
  19. 新加坡讽刺李光耀少年在美国申请政治庇护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BBC中文网, 2016-12-25.
  20. . [2017-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5).
  21. . [2017-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3).
  22. Stolarchuk, Jewel. . The Independent Singapore. [2018-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25) (美国英语).
  23. . The Independent (Singapore). 2017-11-25 [2017-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25).
  24. . 2018-05-08 [2018-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0) www.bbc.com.
  25. Wong Pei-ting. .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Hong Kong). 2018-05-08 [2018-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08).
  26. Rajah, Obbana. . The Independent. [2018-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1).
  27. . Amos Yee. [2018-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2) (英语).
  28. . Facebook. [2018-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14).
  29. Lay, Belmont. . Mothership.sg. 2018-12-10 [2018-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4).
  30. . [2020-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30).
  31. . CNA. [2020-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5) (英语).
  32. .
  33. . mothership.sg. [2022-03-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8) (英语).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