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馆
会馆,又称公所,沿于中国明清的工商组织,两者所指均为一物,学界多合称「会馆与公所」。[1]目前所知最早的会馆是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的北京芜湖会馆。会馆的创建起初仅为提供同乡联谊、文娱、借宿之用,后来有些发展出同行商人联合的功能,成为民间对商业行为的一种管理机制。[2]然而「会馆与公所」名称一直没变,使得研究中国商业史与中国移民史时对于「会馆与公所」的指涉混乱,由此拆出「同乡会馆」与「商人会馆」两词。
- 同乡会馆
- 商人会馆
引用文献
- 邱澎生(1989)《十八、十九世纪苏州城的新兴工商业团体》专书,国立台湾大学文史丛刊。
- 广东潮州《汀龙会馆志》说:“或曰会馆非古制也,而王律不之禁者何也?予曰:‘圣人制天下,使民兴于善而已。会馆之设,有四善焉。以联乡谊明有亲也 ,以崇神祀明有敬也,往来有主以明礼也,期会有时以明信也,使天下人相亲相敬而持之礼信,天下可大治,如之何其禁耶?”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