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籍

伊籍207年前—221年後),字機伯兗州山陽高平縣[1]人,三國時期蜀漢官員。

生平

年少時便依附於同鄉劉表劉備落難到荊州時,欣賞劉備的伊籍時常拜訪,雙方建立起友誼。208年8月,劉表病死,伊籍便轉投劉備,一起渡江南下。

211年,伊籍隨劉備入蜀屯駐蜀地,隨後劉備和劉璋雙方決裂,在214年平定益州後,任伊籍為左將軍從事中郎,其待遇次於簡雍孙乾等。後升任為昭文將軍,並與諸葛亮法正劉巴李嚴共同編制《蜀科》,蜀漢法律由此五人所定。

特徵

伊籍擅長辯論,有急才。如曾出使吳國孫權聽說他的辯才,想在言談間挫敗他,伊籍拜見孫權,孫權問:「勞事無道之君乎?」伊籍立即回答:「一拜一起,未足為勞。」孫權也為其辯才而感到非常驚奇。

評價

三國志》評曰:「糜竺孫乾簡雍、伊籍,皆雍容風議,見禮於世。」

藝術形象

三国演义

初登場為第三十四回,告誡劉備不可乘坐的盧馬,但被劉備「但凡人死生有命,豈馬所能妨哉」言論折服。後蔡瑁设计陷害刘备時負責通风报信,使劉備得以在席間逃脫,並「躍馬檀溪」。赤壁之戰後獻策劉備招募荊襄賢士馬良馬謖兄弟。

參考資料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三國志·卷38》,出自陳壽三國志
  1. 《三國志》本傳載“少依邑人镇南将军刘表”,證明與劉表為同縣(邑)人。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