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上家

日本江户时代围棋四大家(本因坊家安井家井上家林家)之一。 传至第十六世井上因硕时,日本棋院已经非常成熟,围棋四大家仅存一家,这种世袭制度、江户时期的产物,自然已经不符合时代潮流,日本棋院多次劝诱十六世因硕放下井上家元,则授与名誉九段,但遭拒绝,十六世因硕去世后,其徒弟津田义孝自称承袭为第十七世井上因硕,但是普遍不受世人认可,所以井上家多记作传承十六世。

历代井上家督

家督/迹目[1]出生年去世年幼名[2]棋力
中村道硕[3]1582年1630年名人[4]
第二世井上因硕玄觉1605年1673年[5]上手[6]
第三世井上因硕道砂1650年1696年上手
第四世井上因硕道节1646年1719年名人碁所[7]
第五世井上因硕策云、因节1672年1735年准名人[8]
第五世井上迹目友硕1680年1726年上手
第六世井上因硕春硕1707年1772年大国手[9]
第七世井上因硕春达1728年1784年上手
第八世井上因硕因达1747年1805年上手
第九世井上因硕春策1774年1810年上手
第十世井上因硕因砂1784年1829年六段
第十一世井上因硕[10]安节、幻庵1798年1859年准名人
第十二世井上因硕秀彻、节山1820年1856年六段
第十三世井上因硕1831年1891年上手、七段[11]
第十四世井上因硕1831年1904年准名人
第十五世井上因硕1871年1917年七段
第十六世井上因硕1884年1961年七段
第十七世井上因硕1896年1983年六段

分家(服部家)

  • 初代服部因淑为井上春达因硕弟子,对井上家影响力极大,甚至名望、棋力都超过井上家。如幻庵因硕实际上也是服部因淑的弟子过继。
家督/迹目出生年去世年幼名棋力
第一世服部因淑1761年1842年上手
第二世服部雄节1802年1843年上手
第三世服部正彻1819年1860年上手

注释

  1. 因井上历届家督上任后常承先祖的号,所以这里列出其在迹目时期所用的名以做区分,若无改号则合并格子。
  2. 这边都以出生时的名字为主
  3. 在《日本围棋大系》一书中,中村道硕并非第一世井上家督,称之为高祖、元祖,玄觉因硕才被列为一世,主要是因为道硕并没改姓井上的缘故。但是到了幻庵因硕时,幻庵将井上家家谱中的玄觉因硕改为二世,道硕列为一世。现在多采幻庵之说。
  4. 名人即九段
  5. 记载中只记载了名,并无交代姓
  6. 上手即是七段
  7. 碁所可以独发免状(段位证书,无碁所时高段免状由四大家家督共同决定,低段则各家督可独发),与各种特权,类似棋界管理者,在幕府垮台后就没有碁所,而名人通常就是碁所
  8. 准名人即是八段
  9. 第六世井上因硕,因当时琉球国手田头亲云上来日,向来外国国手来日,日本名人(如无名人则为最高段位者)都是让三子,(此乃因当初韩国国手李祠史来日,本因坊算砂夸口可让三子,而算砂赢了,所以之后凡外国国手来日皆让三子(道策棋圣实力更高让过四子)),而当时四家最高段者为六世井上因硕,所以因硕想效法四世因硕之法(道节当时无名人,所以被要求发免状时,无人可发,于是以当时最高段者趁机当上名人),自称大国手(手合仍以准名人),没想到让了三子却输了。
  10. 十一世井上因硕迹目时期使用「安节」这个名号,继任家督两年后来自认之前下的棋都是「垃圾」(其中很多都是很有名的作品,此举乃是否认技逊本因坊丈和),于是自号幻庵,是为十二世(但也有人直接将十一十二两世合并)。
  11. 幕府垮台,之后上手回归称做七段(但准名人、名人称号仍继续使用)。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