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铀
二氧化铀(uranium dioxide、uranous oxide)即氧化铀是铀的氧化物。分子式UO2 。在常温下为黑色粉末。密度 10.97g/cm3,熔点 2,846.85℃,沸点 大约3,500℃。比热14cal/molK。二氧化铀为面心立方结构萤石型结晶构造。单位立方体由中心4个铀原子和外围8个氧原子组成。
| 二氧化铀 | |
|---|---|
|  | |
|  | |
|  | |
| IUPAC名 Uranium dioxide Uranium(IV) oxide | |
| 英文名 | |
| 别名 | 氧化亚铀 | 
| 识别 | |
| CAS号 | 1344-57-6  | 
| RTECS | YR4705000 | 
| 性质 | |
| 化学式 | UO2 | 
| 270.03 g·mol⁻¹ | |
| 外观 | 黑色粉末 | 
| 密度 | 10.97 g/cm3 | 
| 熔点 | 2865 °C (3140 K) | 
| 溶解性(水) | 不溶 | 
| 结构 | |
| 晶体结构 | 萤石(立方),cF12 | 
| 空间群 | Fm3m, No. 225 | 
| 晶格常数 | a = 547.1 pm [1] | 
| 配位几何 | 四面体(O2–);立方(UIV) | 
| 热力学 | |
| ΔfHm⦵298K | −1084 kJ·mol−1[2] | 
| S⦵298K | 78 J·mol−1·K−1[2] | 
| 危险性 | |
| 警示术语 | R:R26/28、R33、R50/53 | 
| 安全术语 | S:S1/2、S20/21、S45、S61 | 
| MSDS | ICSC 1251 | 
| 欧盟编号 | 092-002-00-3 | 
| 欧盟分类 | 剧毒(T+) 对环境有害(N) | 
| 闪点 | 不可燃 | 
| 相关物质 | |
| 相关铀的氧化物 | 八氧化三铀 三氧化铀 | 
| 若非注明,所有数据均出自标准状态(25 ℃,100 kPa)下。 | |
特性和用途
    
二氧化铀不溶于水。极易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铀酰。还能和二氧化钚以任意比例混合。常温下热传导率为10W/mK,1000℃时的热传导率为4W/mK。二氧化铀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因二氧化铀熔点高,所以通常被用作反应堆的核燃料。二氧化铀被烧结成直径和长度都是1厘米左右的圆柱体,串联起来放入中空的锆合金燃料棒内部。最后以8x8根燃料棒一组排列成正方形,六角形或圆形构成反应堆的堆芯。
二氧化铀是天然铀矿中最主要的成分,通过化学反应和离心机可以得到高纯度的二氧化铀。同时还可以通过乏燃料的再处理得到二氧化铀。
- UO3 + H2 → UO2 + H2O (700 °C,970 K)
关联项目
    
- 反应堆
参考数据
    
- Leinders, Gregory; Cardinaels, Thomas; Binnemans, Koen; Verwerft, Marc. . Journal of Nuclear Materials. 2015, 459: 135–42 [2018-02-18]. Bibcode:2015JNuM..459..135L. doi:10.1016/j.jnucmat.2015.0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Zumdahl, Steven S. .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009: A23. ISBN 0-618-94690-X.
- Principles of Biochemical Toxicology. Timbrell, John. PA 2008 ISBN 0-8493-7302-6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