乓
《乓》(英语:)是雅达利在1972年11月29日推出的一款投币式街机游戏[1]。《乓》是一款乒乓球游戏,其英文名称「Pong」来自乒乓球击打后所发出的声音[2]。《乓》很多时候也有认为是电子游戏历史上第一个街机电子游戏。在此游戏中,玩家的目的就是在仿真乒乓球比赛中夺取高分以击败电脑玩家。此游戏的开发者为艾伦·奥尔康。
乓 | |
---|---|
![]() 运行《乓》的街机 | |
类型 | 体育 |
平台 | 街机 |
开发商 | 雅达利 |
发行商 | 雅达利 |
设计师 | 艾伦·奥尔康 |
系列 | 《乓》 |
发行日 | 1972年11月29日 |
街机参数 | |
框体 | 直立 |
CPU | 分立器件 |
音效 | 单声道 |
显示 | 垂直方向、黑白位图显示,标准分辨率 |
游戏系统

《乓》是一个仿真乒乓球比赛的2D体育游戏。玩家能和电脑玩家或另一位人类玩家进行游戏。玩家在此游戏中需要控制乒乓球拍上下移动来反弹乒乓球。当玩家未能反弹乒乓球的话,对方就会得到一分。玩家在此游戏的目的就是尽量反弹乒乓球并夺取高分以击败对手[3][4][5]。
开发

《乓》是雅达利于1972年由诺兰·布什内尔和特德·达布尼创立后首个开发的电子游戏[6][7]。而《电脑空间》则是雅达利成立前已开发完成的电子游戏,因此不计算为雅达利开发的电子游戏[5][8]。在布什内尔和达布尼创立雅达利后,他们就聘请了艾伦·奥尔康,因为他拥有丰富的电脑程序经验。可是,奥尔康实际上从未开发过任何电子游戏[9]。为了训练奥尔康开发游戏,布什内尔便秘密地给予奥尔康一个开发测试游戏的任务[9][10]。布什内尔亦指明奥尔康需要创作一个包含「一个移动的点、两块板和计分板」的电子游戏[9]。布什内尔后来解释他的灵感源自PDP-1。[11]但奥尔康却指出他的灵感源自网球游戏[9]。于1972年5月,布什内尔试玩了Magnavox Odyssey,而其中就包括一个网球游戏[12][13]。尽管此游戏的质素低劣,布什内尔仍然继续让奥尔康开发《乓》[11]。
三个月后,布什内尔要求奥尔康为游戏加入逼真的音效和观众的欢呼[9][14]。而达布尼则想加入“嘘”和“嘶嘶”等音效。但是,游戏机的内存不能装载这么多音效,故奥尔康没有实行要求。但后来奥尔康发现使用同步发生器能为游戏加入不同音调的音效[5][9]。
于1972年9月,布什内尔和奥尔康将运行《乓》的街机安装在安迪·卡培酒吧里让顾客试玩[7][15]。当晚顾客们对此游戏的评价相当高。布什内尔之后到达芝加哥,并与巴利游戏和米德韦游戏讨论合作事宜[15]。这时,布什内尔便以《乓》来履行他的合同[5][6]。
《乓》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布什内尔因此有意大量制作此游戏[6][15]。但是,当时他没有足够资金大量生产,故寻求巴利游戏和米德韦游戏的资助。可是,两间公司均拒绝了[15]。最后,布什内尔通过向银行借贷来获取足够资金[16]。雅达利随后宣布此游戏将于1972年11月29日发布[17]。到了1973年,雅达利已经开始将《乓》街机运往外国发售[18]。
回响
《乓》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布什内尔在安迪·卡培酒吧安装《乓》街机后,该酒吧的顾客数量就大增[6][15]。发布后,《乓》为雅达利赚取的收入高于其他街机4倍[19]。布什内尔指出《乓》每天为雅达利带来35至40美元的收入,令他「感到非常惊讶」[11]。随着游戏受欢迎程度提升,雅达利就收到越多《乓》的订单。截至1973年,雅达利已收到2,500张订单。翌年,雅达利更收到逾8,000张订单[19][20]。当此游戏安装在安迪·卡培酒吧后,其他公司便开始调查《乓》。3个月后,一款类似的游戏便发布[21]。雅达利起初没有申请专利,所以导致抄袭者大量出现。后来雅达利申请专利时,其他抄袭者便提出抗议,致使申请专利进程被延长了。这导致雅达利制作的《乓》街机的市场占有率少于三分之一[22]。布什内尔认为抄袭者的行为对他们不公,但他们仍没有解决方案。因此,他们只好开发更多创新游戏[21][22]。
参考文献
- Winter, David. . pong-story.com. [2007-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2-13).
- Hart, Sam. . [2007-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4-01).
- . Killer List of Videogames. [2008-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06).
- Sellers, John. . . Running Press. August 2001: 16–17. ISBN 0-7624-0937-1.
- Kent, Steven. . . Three Rivers Press. 2001: 40–43. ISBN 0-7615-3643-4.
- Ellis, David. . . Random House. 2004: 3–4. ISBN 0-375-72038-3.
- Kent, Steven. . . Three Rivers Press. 2001: 38–39. ISBN 0-7615-3643-4.
- Kent, Steven. . . Three Rivers Press. 2001: 34–35. ISBN 0-7615-3643-4.
- Shea, Cam. . IGN. 2008-03-10 [2008-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10).
- Rapp, David. . American Heritage. 2006-11-29 [2008-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17).
- Helgeson, Matt. . Game Informer. No. 215 (GameStop). March 2011: 39.
- . R. H. Baer Consultants. 1998 [2008-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23).
- Baer, Ralph. . New Jersey, USA: Rolenta Press. April 2005: 81. ISBN 0-9643848-1-7.
- Morris, Dave. . . HarperCollins. 2004: 166. ISBN 0-06-072430-7.
- Kent, Steven. . . Three Rivers Press. 2001: 43–45. ISBN 0-7615-3643-4.
- Kent, Steven. . . Three Rivers Press. 2001: 50–53. ISBN 0-7615-3643-4.
- . Computer History Museum. [28 November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03).
- Kent, Steven. . . Three Rivers Press. 2001: 74. ISBN 0-7615-3643-4.
- Kent, Steven. . . Three Rivers Press. 2001: 53–54. ISBN 0-7615-3643-4.
- Ellis, David. . . Random House. 2004: 400. ISBN 0-375-72038-3.
- Kent, Steven. . . Three Rivers Press. 2001: 60–61. ISBN 0-7615-3643-4.
- Kent, Steven. . . Three Rivers Press. 2001: 58. ISBN 0-7615-36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