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陵思谋

乌陵思谋?—?),金朝大臣。

乌陵思谋开始是宣和年间与北宋海上之盟的金朝代表。建炎元年(1127年),宋高宗派朝奉郎、假刑部侍郎王伦充大金通问使,阁门舍人朱弁为副使。被金朝扣留不还。粘罕派乌陵思谋去见王伦,谈及契丹时事。王伦说:“海上之盟,宋金两国约为兄弟,万世不变。云中之役,我大宋犒劳贵军,助成灭辽之功。上国的臣下,曾想要兴兵南来,贵国先帝照顾结盟之好,没有同意。其后举兵祸害我国,真的是先帝之意吗?况自古分南北,皇帝恭勤,英才并用,期望复古。为何不思虑久远之谋,归还我二帝、太母,恢复我国疆土,使南北赤子无受涂炭,也足以告慰先帝之灵,希望上国执事者赞成。”乌陵思谋沉思道:“王君说得对,回去一定全都转达。”粘罕亲自来说:“贵国遣使来我国,问其来意,多不能回答。乌陵思谋传达侍郎的话想要议和,决非江南实情,只是侍郎自己的意思吧。”王伦说:“出使都有指示,不然为何要来?人定胜天,天定也能胜人,望元帅明察。”粘罕不回答[1]

绍兴八年(1138年)五月,金国派遣乌陵思谋与王伦、朱弁等入界议和,朱弁被誉为忠节,宋高宗下诏赐以黄金三十两[2]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枢密使秦桧决意屈己从和。吏部侍郎魏矼为馆伴,魏矼推辞说:“担任御史时,曾经说和议之非,现在不可专对。”秦桧问魏矼不主和的原因,魏矼备言敌情。秦桧说:“公以智料敌,桧以诚待敌。”魏矼说:“恐怕敌方不以诚待相公啊。”六月,乌陵思谋、石庆入见宋高宗[3]。索要无礼,军民不平,人言纷纷[4]王庶力诋和议,请诛金使,以资政殿学士出知潭州[5]。宋高宗说:“先帝灵柩回返,还可以等二三年。太后年高,朕朝夕思念,想要早见,不怕屈己,希望冀和议速成。”秦桧说:“屈己议和是人主之孝。见主卑屈,怀愤不平,是人臣之忠。”宋高宗说:“虽说如此,有备无患,使和议可成,边备也不可松弛。”[6]

后来和议破裂,兀术南侵,岳飞郾城之战大胜,乌陵思谋平素号称桀黠,也不能统御其汉人的属下,只能说:“不要轻动,等到岳家军到来即降。”[7]

参考文献

  1. 宋史》卷三百七十一 列传第一百三十 王伦
  2. 《宋史》卷三百七十三 列传第一百三十二 朱弁
  3. 《宋史》卷二十九 本纪第二十九
  4. 《宋史》卷三百八十二 列传第一百四十一 李弥逊
  5. 《宋史》卷三百七十二 列传第一百三十一 王庶
  6. 《宋史》卷四百七十三 列传第二百三十二 奸臣三 秦桧
  7. 《宋史》卷三百六十五 列传第一百二十四 岳飞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