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字辈

中字辈是台湾四间校名含有「中」字的公立研究型大学合称,即国立中央大学(中央、中大)、国立中兴大学(中兴、兴大)、国立中山大学(中山、山大)、国立中正大学(中正、正大)[1][2][3]。其中的中兴、中山、中正属于台湾综合大学系统(TCUS)[4][5],中央则属于台湾联合大学系统(UST)。

在领域特色上,中央大学以理工电机、地球科学客家学见长。中兴虽以农业起家,经百年发展已是国内发展历史最悠久的综合国立大学,在国立大学中科系数量方面,规模仅次于台大、成大。中正以基础科学见长,其中以法律、犯罪、劳工等领域领先国内。中山以管理学、海洋科学与金融为特色,是南台湾首屈一指的大学。

基本数据

国立中央大学 国立中兴大学 国立中山大学 国立中正大学
大学联盟 台湾联合大学系统 台湾综合大学系统
台湾国立大学系统
台湾综合大学系统
在台起始年分(创立时间) 1962年(1915年) 1919年 1979年(1924年) 1989年
发展沿革
  • 国立南京师范学校(1915)
  • 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7)
  • 国立中央大学(1928)
  • 国立中央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在台复校(1962)
  • 国立中央大学理学院(1968)
  • 国立中央大学(1979)
  • 总督府农林专门学校(1919)
  • 台北帝国大学附属农林专门部(1928)
  • 台湾总督府台中高等农林学校(1943)
  • 省立农学院(1946)
  • 省立中兴大学(1961)
  • 国立中兴大学(1971)
  • 国立广东大学(1924)
  • 国立中山大学(1926)
  • 国立中山大学在台复校(1979)
  • 国立中正大学(1989)
历史关联学校 南京大学 中山大学
地理位置 北台湾 中台湾 南台湾 南台湾
第一类组学院
  • 文学院
  • 管理学院
  • 客家学院
  • 文学院
  • 管理学院
  • 法政学院
  • 创新产业暨国际学院
  • 文学院
  • 管理学院
  • 社会科学院
  • 国际金融学院
  • 文学院
  • 管理学院
  • 社会科学院
  • 法学院
  • 教育学院
第二类组学院
  • 理学院
  • 工学院
  • 信息电机学院
  • 地球科学院
  • 理学院
  • 工学院
  • 电机信息学院
  • 循环经济学院
  • 理学院
  • 工学院
  • 电机信息学院
  • 海洋科学院
  • 半导体及重点科技学院
  • 理学院
  • 工学院
第三类组学院
  • 生医理工学院
  • 生命科学学院
  • 兽医学院
  • 农业暨自然资源学院
  • 医学院
  • 理学院
  • 海洋科学学院
  • 医学院
  • 理学院
特色领域 地球科学、客家学 农学、兽医、生科、循环经济 海洋科学、半导体、国际金融 法律学、犯罪学、劳工、战略
学生数 11,943 15,480 9,029 10,974
学院数 8 12 9 7
科系数 21 38 20 29
校地面积 61.68 140.44 73.41 130.73
年度预算(千元)[6] 4,841,399 5,129,980 3,658,786 3,552,138
教师数 675 1287 508 755
师生比[7] 17.69 12.02 17.77 14.54

各项排行

国立中央大学 国立中兴大学 国立中山大学 国立中正大学
QS世界大学排名(2023)[8] 581-590 651-700 428 801-1000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2024)[9] 1001-1200 1001-1200 601-800 1201-1500
世界大学学术排名(2020)[10][11] 701-800 901-1000 601-700 NA
世界大学学术排名(2020)[12] 45 67 49 93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2021)[13] 801-1000 1001+ 801-1000 1001+
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大学排名(2020)[14] 201-250 301-350 201-250 351-400
泰晤士高等教育新兴经济体大学排名(2020)[15] 158 301-350 162 351-400
QS亚洲大学排名(2023)[16] 103 116 80 167
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2021)[17] 648 1078 949 1476
世界大学网络排名(2021)[18] 467 702 473 936
世界大学排名中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20-2021)[19] 549 662 779 1268

趣事

曾有学生将传统认知的中字辈「四中」学校戏称为「六中」,分别为:中央、中兴、中山、中正、中原、中华,增加了中原、中华两所私立大学。

注脚

  1. . 中时电子报. 2017-01-21 [2017-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2).
  2. 不只五大四中!就业出路热门大学黑马揭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TVBS新闻网(2017/07/17 15:18)
  3. 独/中字辈大学资管系甄试日重叠 考生忧被迫4择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联合新闻网(2017-11-22 23:06)
  4. . 中华民国总统府. 2012-11-05 [2014-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5.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60419/683449.htm 国立成功大学的转学考取消独招 今年和3所的国立中字辈大学首办联合招考转学的学生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ETtoday新闻云(2016年04月19日 17:30)
  6. https://udb.moe.edu.tw/udata/Index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教育部大学校务信息公开平台,中华民国教育部
  7. 小数点后两位四舍五入
  8. [TW&sorting=[rankings_htol]]
  9. . [202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7).
  10. . [2020-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9).
  11. . [2020-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9).
  12. . ShanghaiRanking Consultancy. [2020-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6).
  13. .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20-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7).
  14. .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20-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3).
  15. .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20-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16. . Top Universities. [2018-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16).
  17. . U.S. News & World Report. [2018-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9).
  18. . Ranking Web of Universities. [2018-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14).
  19. . Center for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相关条目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