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骨

又称下腭骨[2],是最大、最强的颜面骨,也是颅骨中唯一可以动的骨头,与上颌骨形成口腔。 下颌骨原来分成左、右两部分,在人类胎儿形成时合二为一。不过,对于部分病人(例如:鼻咽癌病人)治病时可能需要把合起来的下颌骨再度分开,以便移除被下颌骨阻挡的癌细胞组织。

下颌骨
头颅的前视图。下颌骨显示在底部的紫色部分
基本
发育自第一鳃弓[1]
标识字符
拉丁文mandibula
MeSHD008334
格雷氏p.172
骨骼解剖学术语

图片

参考文献

  1. (英文)hednk-023北卡罗来纳大学的胚胎图像
  2. 彭奕炘. 下颚骨骨折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大纪元. 2015-06-26. [2019-01-09].

参见

外部链接

维基词典中的词条「」或「」。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