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溪洲 (臺南市)
下溪洲是臺灣臺南市學甲區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為學甲十三庄後社庄中的一個角頭聚落,古稱溪洲仔是倒風內海南邊一個沙洲,之後為與北邊的頂溪洲作區分,便就叫下溪洲,本是學甲區彭城里境內,後因縣市合併行政區調整,又與一秀及煥昌兩里合併為秀昌里。[1]
聚落脈絡
初起時下溪洲為泉州劉郭兩姓先人所開墾,當初開墾時因在溪邊結庄社,因此便稱聚落為「溪洲仔」,惟為與其北邊的溪洲仔寮有所區分,又因庄頭位於溪洲仔寮南邊故而便又改為「下溪洲」或者「下溪洲仔」。[6][7]
而昔日劉姓先祖(劉雜:1853-1935)是最早入墾下溪洲的人,且日後劉氏又為此地之大姓,因彭城為劉姓的堂號,故而日後在行政命名上便稱之為彭城里。民國67年(1978年)3月進行行政取編組,彭城里因人口外移戶數不足遂併入了一秀里。民國95年(2006年)2月1日,因行政區域調整之故又將一秀里與煥昌里併為秀昌里。此外,下溪洲另一大姓郭姓,則多分移至北方的倒風內海新埔地居住,大多為頂溪洲與紅茄萣等兩地。[2][1][3]
宗教
下溪洲主要的角頭廟為慈太宮,主祀為中壇元帥,該廟每年農曆九月九日(中壇元帥聖誕)皆舉行煮油除穢儀式,較為與眾不同的是虎爺用香灰抹面,而儀式的現場會有一口巨大的油鍋,且滾燙的油在鍋中沸騰,並且有多位法師或是道士誦經持咒。[8]
參考資料
- .
- 戴 (主編), 文鋒 . . 臺南 :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 2010 : 355–404. ISBN 9789860236552.
- 黃 , 文博 . . 臺南 :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 2014 : 88–163. ISBN 978-986-04-3027-1.
- 陳, 桂蘭. . 臺南: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4: 978.
- . gissrv4.sinica.edu.tw. [2024-03-07].
- 黃 , 文博 . . 臺南 : 臺南縣政府 . 1998 : 20–81. ISBN 9789570212020.
- 周 , 宗楊 . . 臺南 :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4 : 105–110. ISBN 978-986-04-3025-7.
- 黃 , 文博 . . 臺南 : 臺南縣立文化中心 . 1994 : 25–29. ISBN 957-00-2651-0.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