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足球邀请赛
上海国际足球邀请赛,又名上海国际足球锦标赛,曾被称为万宝路杯,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最早的一项国际足球邀请赛,创办于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前的1991年[1],是上海足球的一项传统赛事。
成立 | 1991 |
---|---|
地區 | 中国上海 |
參賽隊數 | 4-6 |
2013年上海国际足球邀请赛 |
邀请赛历史
邀请赛的首个冠名赞助商为万宝路,所以上海国际足球邀请赛一度被称作“万宝路杯”。在1990年代,邀请赛的球市十分火爆,时常出现球场座无虚席的场面,而当时赛事的奖金也高于职业化前后的中国足球联赛,所以球队也有着很好的参与积极性,也出现过上海本土球队向其他球队外借优秀球员的情况[2]。据官方统计,前六届的比赛,每场比赛上座人数高达3万人[1]。
随着中国足球职业化程度加快,球员收入的增加,上海国际足球邀请赛的吸引力出现了下降,球市也出现了低迷,赛事一度出现了运营困难,2001年之后连续3年都未举办。2005年和2006年两届的邀请赛由退役的上海足坛名宿秦国荣主办,邀请了西甲和英超的球队参加,但是未实现盈利,球迷的热情也不高[3]。此后数年,该项赛事一直处于停办状态。2012年,上海国际足球邀请赛重新举办,与以往商业赛性质相比,还被赋予了慈善含义,前两场比赛被安排在大学的足球场进行,赛事更为亲民。
邀请赛赛制
邀请赛前四届,分别有6支球队参加,除了俱乐部之外,还会邀请一些国家队、国奥队一同参加。赛制为小组单循环与单败淘汰制,6支球队分成两组,小组前两名晋级半决赛,半决赛采用单败淘汰制,获胜一方晋级决赛。
从第五届邀请赛开始改为4支球队参加,并且以邀请俱乐部层面的球队为主,采用单轮淘汰赛。2012年的邀请赛采用两轮循环赛制度,赢一场积3分,打平积1分,每净胜一球再加1分[1]。2013年上海同时出现三支中超球队,邀请赛也扩军至6支球队,采用3支上海球队分别与3支国外球队交手,上海球队互不比赛的比赛模式。[4]
历届参赛球队
届数 | 时间 | 冠军球队 | 亚军球队 | 参赛球队 | 参赛球队 | 参赛球队 | 参赛球队 |
---|---|---|---|---|---|---|---|
第一届 | 1991年 | 罗马尼亚国奥队 | 中国国奥队 | 波兰国家队 | 荷兰ADO海牙 | 上海队 | 爱尔兰科克城 |
第二届 | 1992年 | 罗马尼亚国奥队 | 丹麦林比 | 中国国家队 | 斯洛伐克国家队 | 以色列哈普埃尔 | 上海爱克发队 |
第三届 | 1993年 | 辽宁队 | 上海联队 | 墨西哥内萨那 | 韩国国家B队 | 加纳国家队 | 圣彼得堡青年队 |
第四届 | 1994年 | 瑞士塞尔维特 | 德累斯顿迪納摩 | 上海联队 | 巴西科林蒂安 | 中国国奥队 | 罗马尼亚国奥队 |
第五届 | 1996年 | 乌拉圭民族 | 索菲亚火车头 | 比利时梅赫伦 | 上海申花 | ||
第六届 | 1998年 | 捷克国家B队 | 乌拉圭海岸大道 | 慕尼黑1860 | 上海申花 | ||
第七届 | 1999年 | 乌拉圭职业选拔队 | 上海申花 | 横滨FC | 悉尼联 | ||
第八届 | 2001年 | 韩国军队队 | 上海中远 | 雅温得霹雳 | 上海申花 | ||
第九届 | 2005年 | 塞维利亚 | 比利亚雷亚尔 | 萨拉戈萨 | 上海联队 | ||
第十届 | 2006年 | 马德里竞技 | 上海申花 | 鹿岛鹿角 | 曼彻斯特城 | ||
第十一届 | 2012年 | 上海申鑫 | 南非莫罗卡燕子 | 上海申花 | 阿根廷CN竞技 | ||
第十二届 | 2013年 | 大田市民 | 上海上港 | 自由州星队 | 上海申鑫 | 庆南FC | 上海申花 |
- 注1:乌拉圭职业选拔队由乌拉圭国内的一批青年球员所组成。
- 注2:阿根廷CN竞技是由19到27岁之间未打上职业联赛的球员组成。
- 注3:上海联队由上海的职业足球俱乐部混编而成。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