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达卡

万事达卡公司(英文:,MA)是一个由超过2万5千个金融机构会员组成的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万事达国际组织通过其会员发行万事达()信用卡、借记卡和子品牌万事顺()借记卡。

万事达卡公司
公司类型上市公司
股票代号MA
S&P 100 Component
S&P 500 Component
ISINUS57636Q1040在维基数据编辑
成立1966年1966
(「银行间卡协会ICA」为前身)
1979年1979
(改名为Mastercard)
代表人物彭安杰
(主席及首席执行官)
理乍得·海通思
(董事长)
总部 美国纽约州哈里森帕切斯 万事达国际全球总部
业务范围全球
产业金融服务
产品信用卡,支付系统
营业额 96.6亿美元(2015年)[1]
50.7亿美元(2015年)[1]
38亿美元(2015年)[1]
资产 162.6亿美元(2015年)[1]
资产净值 60.2亿美元(2015年)[1]
员工人数29,900(2022年)
市值354,350,000,000 美元 (2021年) 编辑维基数据
网站mastercard.com
万事达卡于香港电车车身的户外广告

沿革

1966年8月16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四家银行(加联银行 、富国银行 、克罗克银行 和加州银行 )为了和美国银行()发行的(Visa卡的前身)竞争而设立了银行间卡协会(,)。1968年,墨西哥国民银行()以及欧洲和日本银行的加入,使成为一家国际性的组织。1970年,正式使用“”的名称与标志并于1980年更名为“”。

1968年,ICA与Eurocard结合为策略联盟,双方的卡在对方的网络可以互通,让ICA正式跨入欧洲市场。1972年,英国的Access也加入ICA/Eurocard联盟。

1987年,中国银行发行了中国大陆的第一张万事达卡,这也是中国大陆的第一张银行卡。

1997年,MasterCard合并英国的Access,Access信用卡正式退场。2002年,MasterCard再与(欧洲的发卡组织,在1992年并入了Eurocard)合并。

2006年6月23日,由于万事达卡国际组织规定,接受万事达信用卡万事顺借记卡卡付费的零售商必须缴纳一定手续费,限制了这些零售商之间的竞争,欧盟委员会对万事达卡国际组织提出起诉。[2]

2010年8月20日以3.33亿英镑(约5.17亿美元)收购英国上市支付服务提供商集团公司,以扩张其电子商务商人网关业务。

2018年8月1日,MasterCard与高雄捷运签约合作,建置闸门系统,让信用卡和手机也能直接感应进站。2019年1月4日正式开放持卡搭乘高雄捷运。

2019年8月7日以28.5亿欧元(约31.9亿美元)收购收购丹麦支付科技公司Nets Group的帐户与帐户(Account to Account,A2A)间的清算、即时支付服务与电子帐单解决方案业务。

2021年2月10日,万事达卡宣布支持加密货币,并表示将于同年稍晚开始直接在其网络上支持特定的加密货币。万事达卡希望支持的主要重点领域之一是使用数字资产进行支付,并且加密资产将需要提供人们在消费而非投资工具中所需的稳定性。 [3]

2021年9月7日,万事达卡(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MA)宣布已达成协议收购 Aiia,这是一家领先的欧洲开放银行技术提供商,通过单一 API 提供与银行的直接连接,允许其客户开发和推出满足需求的新数字解决方案。 [3]

2023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审查批准“万事网联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万事网联公司)提交的银行卡清算机构开业申请,并于11月17日向其核发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证。万事网联公司是万事达公司与网联清算有限公司在中国大陆共同发起设立的合资公司,获此行政许可后,可经授权成员机构发行和受理“万事达”品牌人民币银行卡[注 1][5][6]

发行产品

由万事达卡公司发行的卡片,分为下列几种类型:

  • 信用卡(延后付款,Mastercard品牌)
    • 卡片等级主要分为标准卡、世界卡和世界之极卡;而某些市场会细分为普通卡、金卡、钛金卡、白金卡、世界卡和世界之极卡[7]
  • 借记卡(即时付款,共有MastercardMaestro顺利卡(Cirrus)三种品牌[8]
  • 预付卡(提前储值之后才能付款)
  • 商务卡
  • 电子旅行支票

对俄罗斯制裁

2022年3月5日,国际信用卡公司Visa和万事达卡宣布暂停俄罗斯业务,因为「俄方无端入侵乌克兰,我们也目睹了无法接受的情势发展」。Visa表示「将在未来几天切断交易」,包括俄罗斯银行发行的信用卡无法在国外使用,在俄罗斯商家与ATM也无法使用外国银行所发行的信用卡。万事达卡则称,在国外发行的任何万事达卡,未来都不能在俄罗斯使用。 [9]

参见

注释

  1. 虽然中国大陆银行已经在中国大陆本土发行了万事达借记卡和储蓄卡,但此前因未取得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证”,所以在中国大陆本土发行万事达卡借记卡和万事达“单标”信用卡不能在中国大陆本土使用,而发行的同时带有银联和万事达标识的“双标”信用卡不受影响。[4]此次“许可证”颁发后,万事达可以重新开始发行能在中国大陆本土使用的万事达卡借记卡和万事达“单标”信用卡

参考文献

  1. . NASDAQ. [2017-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08).
  2. . [2006-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28).
  3. . 美股之家(mg21.com). 2021-09-09 [2021-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7).
  4. . 界面新闻. 2018-09-09 [2023-12-13].
  5. . 中国人民银行. 2023-11-19 [2023-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19) (中文(中国大陆)).
  6. 钱景童. . 第一财经. 央视网. 2023-11-20 [2023-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20) (中文(中国大陆)).
  7. . Mastercard Qatar. [2020-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3).
  8. . 万事达卡中国. [2019-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6).
  9. . 风传媒. 2022-03-06 [2022-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7) (中文(台湾)).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万事达卡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