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里冢
日本的一里冢

日本的一里冢历史约可追溯到平安时代末期,当时奥州藤原氏于白河关至陆奥湾的街道上所设的一里冢可能是日本最早的。室町时代的一休和尚有「」的歌咏传世。
日本全国性布建一里冢的工程则始于江户时代。庆长九年二月四日(儒略历1604年3月4日),配合五街道的整建,幕府通令全国以江户的日本桥为基准点,每隔一里(约4公里)于街道两侧各建造一座一里冢,规格为五间四方(约9平方公尺),高一丈(约3公尺),由幕臣大久保长安担任总指挥,费时10年完工。和中国不同的是,这些一里冢上通常种植榎树(日本树),而非槐树。据天保年间的《宿村大概帐》,一里冢的植木以榎树最多,超过50%,其次是松树,约占25%,再来是杉树,约有10%,其余为栗树、樱树、桧树、㭴树等等。日本各地现今仍有一些残留下来的一里冢,不过通常只剩下道路的单侧而已。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