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角鲸科

一角鲸科学名:)又称 独角鲸科,在鲸下目中种类较少,现存两属两种:具有长角(仅有雄性)的一角鲸以及纯白的白鲸,分布于北冰洋以及大西洋太平洋北部。两种都是中型鲸鱼,3-5 米长,具有明显的额隆,不具有明显的吻突也不具有背鳍,但背脊有隆起。一角鲸科物种通过各种各样的声音进行社交交互。和其他齿鲸一样,牠们也会通过回声定位探测环境[1]。白鲸栖息于大西洋太平洋的最北端,一角鲸则仅栖息于大西洋北冰洋

一角鲸科
化石时期:晚中新世现代
白鲸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偶蹄目 Artiodactyla
下目: 鲸下目 Cetacea
演化支 大洋鲸类 Pelagiceti
演化支 新鲸类 Neoceti
小目: 齿鲸小目 Odontoceti
演化支 海豚类 Delphinida
总科: 海豚总科 Delphinoidea
科: 一角鲸科 Monodontidae
Gray, 1821

见内文

一角鲸科为食性多样的肉食性动物,以鱼类软件动物及小型甲壳类为食。白鲸仅有数颗牙齿,一角鲸则只有两颗,其中一颗在雄性会延长形成长角。妊娠期为 14 至 15 个月,多半仅会产下一头幼鲸。幼鲸两岁后断奶,五至八岁达到性成熟。一角鲸为群体行动,有时族群数量可达数百头个体[1]

分类学

白鲸与一角鲸混种个体的颅骨,展于哥本哈根动物博物馆

一角鲸科与海豚科鼠海豚科组成海豚总科。基因研究显示鼠海豚科与一角鲸科亲缘关系较近,两者组成一演化支并于 11 百万年前与其他海豚总科分家[2][3]

参考文献

  1. Brodie, Paul. Macdonald, D. , 编. . New York: Facts on File. 1984: 200–203. ISBN 978-0-87196-871-5.
  2. Waddell, V.G. and Milinkovitch, M.C. and Bérubé, M. and Stanhope, M.J. .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2000, 15 (2): 314–318. PMID 10837160. doi:10.1006/mpev.1999.0751.
  3. Bianucci, Pesci, Collareta, and Tinelli. .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ntology. 2019.
  4. Jorge Vélez-Juarbe and Nicholas D. Pyenson. .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12, 32 (2): 476–484. doi:10.1080/02724634.2012.641705.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